第168章 吉祥三宝

  正欣喜时,忽见狄长孙、褚登善一齐拱手:“主上,臣等举荐一人,为主上效力。”

  “哦?”高楷面露好奇,“何方贤才?”

  狄长孙回言:“此人名为安兴仁,出身凉州姑臧,粟特族,家财巨万,乐善好施,颇有智计。”

  高楷蓦然想起一事,笑道:“此前你二人领军,困于琵琶山麓,莫非得此人相助,方才赶至昌松?”

  “主上洞察世事,正是此人。”褚登善赞叹一声,一五一十道,“此前,我与狄郎将行军,困于迷阵之中,不辨方位,不知时辰。”

  “正慌乱时,恰逢安兄携带族人,途经白亭戍。”

  “见我等困顿,便令族中大师施法,助我等逃脱。”

  高楷越发好奇,忙道:“此人身在何处?”

  狄长孙笑道:“正在金城驿馆之中。”

  “安兄倾慕主上声名,早有投靠之心,相助我等不过恰逢其会。”

  高楷微微颔首,郑重道:“助你二人,便是助我。”

  “来人,持礼节,请他进府一叙。”

  “是。”管事答应一声,匆匆去了。

  过不多时,便见一人小步而来,拱手弯腰:“小民安兴仁,见过高将军。”

  高楷定眼一观,只见其人高鼻深目,身宽体胖,戴一顶白色毡帽,上穿圆领窄袖锦袍,下着小口裤,脚踏长靴。

  一派异域风情。

  “不必多礼,快请起。”高楷眼眸一亮,笑道,“你助长孙、登善二人脱困,于我有恩,当受我一礼。”

  毕竟,若非二人及时赶至昌松,他必死无疑。

  高楷起身弯腰,长揖到底。

  “不敢,不敢!”安兴仁急忙下拜,“小民尺寸之功,怎能受将军如此大礼。”

  高楷将他扶起,郑重道:“你救我一命,理当封赏。”

  “今授你为府中司户,参军事,掌管钱粮,不知你意下如何?”

  安兴仁大喜过望,叩首道:“谢主上厚恩!”

  他心中感慨,高将军果然如传闻之中一般,礼贤下士,不以出身论英才。

  纵然他出身异族,又是一介商贾,亦然获封高位,毫无轻视之心。

  高楷笑了笑,与他执手相谈,悄然望去。

  只见这安兴仁头顶青气成团,红光弥漫,凝结成“宝相花”、“摇钱树”、“聚宝盆”三种异状。

  他不由吃了一惊:“吉祥三宝?”

  这可是大富大贵之兆,盛行于世。不仅雕刻于金银铜器之上,更点缀于丝织刺绣之中,寓意福禄绵长、财源滚滚。

  高楷玩味一笑:“莫非,财神爷下凡了?”

  他忍不住心中好奇,询问西域诸多奇闻异事。

  让他惊讶的是,这安兴仁不光对答如流,毫无滞碍。

  更熟知西域各国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又精通音律,深谙理财之道,熟读汉家文史,颇有一番见地。

  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竟至黄昏,落日余晖。

  待安兴仁告退,高楷忍不住赞叹:“兴仁见多识广,博闻强识,当真一大英才。”

  杨烨微微蹙眉:“主上,此人出身粟特一族,祖上居于安息国,连年动乱,不可不防。”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防人之心不可无。

  高楷摇头失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麾下已有羌人效力,再添一个粟特族人,又有何妨。”

  “况且,我汉家文化博大精深,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他熟读文史,必知忠义。我只需诚心相待,定能感怀于他,为我重用。”

  “怎能心怀疑忌,暗作提防,岂不让天下英才望而却步?”

  杨烨心悦诚服:“主上宽宏,知人善任!”

  邓骁默然片刻,开口道:“主上,安司户来自姑臧,恐怕与西凉有所牵连。”

  “不如先行探查一番,以免混入细作,反倒不美。”

  “不可!”高楷断然摇头,“兴仁雪中送炭,救我于危难之间,怎能暗中窥探,陡生嫌隙?”

  邓骁感慨道:“主上用人不疑。”

  此间事了,高楷前往春晖堂,向母亲问安。

  张氏喜不自胜,一番嘘寒问暖,高楷只报喜不报忧,惹得她颇为嗔怪。

  高楷一笑,环顾左右,见杨皎与敖鸾皆在,不由温声道:“夫人可还安好?”

  杨皎怀胎五月,身子稍显沉重,正要起身万福,高楷连忙扶住。

  “你我夫妻,何须多礼。”

  杨皎顺势坐下,轻声细语道:“妾身无恙,夫君不必忧心。”

  “倒是夫君征战辛苦,清减许多。”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