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掩耳盗钟

  金城,高府。

  清风堂中,小轩窗旁,杨皎正在梳妆。

  侍女巧惠将一支凤凰衔珠步摇,插入她云鬓之中,对镜一笑:“夫人天生丽质,稍一妆饰,便美若仙子。”

  杨皎淡淡一笑,却将这步摇取下,收入妆奁之中,拿起一支素玉簪子,浅浅插入鬓发。

  巧惠嘟囔道:“夫人,这可是郎君予您的步摇,怎不妆饰起来,放在匣中岂不可惜?”

  杨皎浅笑一声:“阿娘不喜奢华,一应穿戴起居之物,皆尚简朴。”

  “我也不爱这煊赫之物,沉甸甸压着,岂不无趣?”

  更何况,女为悦己者容,高楷不在府中,她也无心打扮。

  巧惠跺脚道:“夫人,您整日素面朝天,不施粉黛,岂不被鸾姑娘比了下去?”

  杨皎看她一眼,轻声道:“我为嫂嫂,岂能这点容人雅量也无么?”

  “夫人,您……”巧惠正要劝说,忽见杨皎起身往堂外走去,慌忙道。

  “夫人,您身怀六甲,可不能行大步。”

  她匆匆上前,小心翼翼扶着杨皎,仿佛捧着一尊易碎的瓷器。

  “巧惠,无需如此小心。”杨皎无奈道。

  自她有孕以来,府中所有人,皆视她为弱不禁风之妇人,稍一磕碰,也不敢让她领受。

  巧惠不赞同道:“夫人,您肚子里,可是小郎君,如何小心也不为过。”

  杨皎见她执拗,只好随她去了,主仆两个花了一刻钟,方才来至春晖堂,向张氏问安。

  张氏正于佛堂上香,一见她来,连忙说道。

  “你身子不便,不必行这些虚礼。”

  “好生保养身子要紧,何苦来回走动。”

  兰桂见状,连忙迎上前来,将杨皎请至榻前坐下,又奉上羊乳、新鲜瓜果与清甜糕点。

  杨皎一见便知,皆是她素日喜好,不禁温婉一笑。

  “阿娘体恤,我自当心领。只是久在房中静坐,稍觉烦闷,便想着寻阿娘说说话。”

  张氏颔首道:“你且宽心,鸾儿已为楷儿卜卦,并无凶兆,想来楷儿不久便要回返。”

  “说起来,他还不知喜讯,不晓得要当阿耶了呢。”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

  兰桂凑趣道:“这正是老夫人、夫人的福气呢,郎君刚刚平定秦州,夫人便诊出喜脉,当真好事成双,双喜临门。”

  张氏上了年纪之人,最爱这话,一迭声道:“托你的口福,同喜。”

  此前杨皎有孕,她喜得无可无不可,当即往宗祠祭拜,告慰高家先祖在天之灵。

  又在高修远牌位之前,絮叨许久,欣喜高家有后,心中一块巨石落下。

  再看这儿媳妇,当真是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念叨起来,孕中一切琐事。

  杨皎嘴角含笑一一应了。

  婆媳二人正叙话时,忽见敖鸾盈盈而来,笑靥如花。

  “鸾儿见过姑母、嫂嫂,大喜临门,表哥三日后便将凯旋回府。”

  张氏喜不自胜,忙不迭地念佛。

  杨皎眸光一亮,嘴角不期然勾起一抹弧度,揉了揉小腹,神色温和。

  敖鸾见此,不禁心中泛酸,又见她头顶气运升腾,比之以往,更胜一筹。

  更有一道道金黄吉气从天而降,凝成“麒麟”之状。

  “麒麟儿?”敖鸾倏然一惊,“还未出生,便有这等大贵命格,当真不同凡响。”

  “莫非,神霄天上,有哪一位星君降世,助表哥铸就天命?”

  麟之趾,振振公子。杨皎这一胎,必为小郎君无疑。

  身携如此大运,绝非普通星君,怕是九曜、南北斗、五德星君之一,也未可知。

  敖鸾心中感慨:“表哥一统陇右道在即,有望铸就大鼎,进取天下。”

  “即便诸位星君高居神霄天,也忍不住下凡一世,分一杯羹,添一成香火气运。”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漫天神佛,又有哪一个,能对这滔天气运无动于衷?

  敖鸾淡笑一声:“表哥成就一方潜龙,争霸天下,有望登临九五之尊。”

  “有朝一日,我也可位列神只,享四时香火,受众生祭祀。”

  想到这,她满心欢喜,与婆媳二人谈论些许趣事,其乐融融。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鄯州湟水城,王府之中。

  王威正于凤凰台上饮酒作乐,赏玩歌舞。

  乍闻探马来报,高楷已然攻取渭、秦、成、武四州,全据十州之地,不由惊愕万分。

  “怎会如此之快?”

  依他看来,这李家兄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