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王振:不是,我今天非死不可吗?

  北伐北伐,为什么一直要北伐?

  在以前,刘禅也质疑过,大汉只有巴蜀一地之基业,而逆魏,却独占天下九州半。

  一地伐九州,何苦来哉,老老实实的独居巴蜀,独享太平不好吗?

  这是刘禅的疑问,但他并没有向诸葛亮述说。

  因为诸葛亮是他的相父,是他刘禅最亲近的人。

  只要相父要北伐,那他刘禅,也要北伐,仅此而已!

  他对诸葛亮,是无条件的信任!

  但是,就算如此,他始终不明白为何一定要北伐。

  是为了先帝遗愿,为了那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还是为了相父那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就算有很充分的理由,但他刘禅,还是不明白,前一代的夙愿为什么要强加在下一代上?

  但这并不妨碍刘禅维持朝政,提供后勤,供给军需,给相父北伐提供条件。

  他只是缺少一个彻底说服自己的理由罢了!

  毕竟,到现在,重活一世,北伐也没有成功,大汉也没有兴复,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现在,刘禅明白了,有意义,一切都有意义。

  眼前大明朝那广袤的疆域,不正是大汉北伐成功之后光景嘛!

  看看,这万里之国!

  看看,这独尊天下!

  看看,这恢宏盛景!

  不自觉的,刘禅感觉自己的眼眶湿润了。

  这就是相父一直坚持的信念吧!

  如今的大明若是北伐成功的大汉,那该多好啊!

  如此盛景,想必相父看到之后,会很欣慰。

  会很开心吧!

  “诸位爱卿,过来,都围过来!”

  刘禅找完成都之后,站起身,对着殿内诸臣招招手。

  百官顿时一片轰然,这么乱糟糟的围过去,岂不是前后失序,阶位不分了嘛。

  有礼部官员心中腹诽,但他们的脚步却丝毫不慢,迅速围了过去。

  “诸位爱卿,我大明朝北边这一大片,就是那瓦剌,鞑靼?”

  刘禅指着北面舆图,开口问道。

  “是的陛下,这一大片,就是北元残部。”

  内阁首辅曹鼐在刘禅身侧,回答道。

  “爱卿,这还叫残部啊,这地盘可不小了!”

  “难怪他们敢和我大明掰掰手腕!”

  “好叫陛下知晓,这瓦剌鞑靼疆域看似不小,却并非如我大明一般实际控制。”

  “这北元是草原无数部落联合而成的整体,内部极为松散。”

  “只不过因为瓦剌强势,才把这些部落强行整合在一起罢了!”

  “昔日太宗,宣宗时期,屡屡派兵北伐,使得草原部族整体趋于平衡。”

  “并没有出现像今天瓦剌这般势力强大,还有能力整合草原的部族。”

  “太宗,宣宗知晓,没有整合起来的草原部族,就是一盘散沙。”

  “但被一部族强势整合起来的草原,却是我大明心腹之患。”

  曹鼐说着。

  “所以,太宗宣宗北伐,其实就是把那些露头的,有能力整合草原的部族给打残,打废!”

  “如此,草原平衡才不会被打破,北方部族也不会被整合到一起,大明朝才能真正的承享太平。”

  “是吧!”

  刘禅说着。

  “陛下,正是此理!”

  一旁,一群内阁大臣回答道。

  “嘿!”

  “这不就怪了嘛!”

  “太宗宣宗的草原政策很好啊,要是一直这么执行下去。”

  “北方草原部族,别说整合了,他们得一直给我大明朝当孙子!”

  “那今天的瓦剌,鞑靼从哪来的啊?”

  “他们怎么就把草原部族给整合了,还弄出这么大一块疆域?”

  刘禅质问道。

  此话一出,在场百官顿时是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

  目光对视之后,这些人,要么看天,要么看地。

  就是没有人答话,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但从这尴尬的气氛之中,刘禅发现,百官目光游离之时总会不自然扫一下自己。

  这刘禅如何还能不明白!

  “朱祁镇,你真是个大聪明啊!”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