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在仓房了,这会儿也拿出来,好好的整理好,随后装进包装的硬塑料里,抱着便去了赵廷明家。
一般来说,农村串门或者看望人,都是在上午。像赵大鹅这种,傍晚串门,看望人的确实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赵大鹅也确实没什么办法,毕竟白天太忙。把粉碎机什么的弄回来就废了很多时间,之后中午还闲暇看了点热闹……
好在都是熟人,就还好。
这次赵大鹅来赵廷明家,不仅打扮的更稍微得体一些,也没有每天那种大摇大摆,吊儿郎当的样子。
她站在赵廷明家门口,就开始喊:“大爷爷在家没?”
不一会儿,赵廷明穿着一件灰色的皮夹克,里边穿着红毛衣,就出来了。胡子也刮的干干净净的,看见赵大鹅来了,赵廷明愣了一下,随后走出来:“唉?大鹅……你咋不进去?”
赵大鹅羞涩的一笑:“嘿嘿嘿。这不有外人,我这么进去,影响我形象……”
赵廷明张开的嘴里那句:你个小屁孩儿,有个啥形象终究没有说出口。
紧跟着,戴着一副银白边镜框,个人高高,足足有一米八几,脸颊深陷,身上也略显瘦弱的一个男人出来了。此人正是赵铁岳。
赵铁岳今年二十七了,读书比较晚一些,高中复读了两年,又加上读的是医学专业,这都大六了,所以年纪也很大了其实。
肤色有些惨白,可能是在海边城市气候的原因,导致常年湿度大又一直在屋子里,见太阳的时候不多导致的。
赵铁岳是在山海关以南的中原某临海城市读的书,这个年代能读书的人并不是很多。还有很大一群农村人是文盲。其实说起来,比如赵大鹅的母亲程锦湘,年纪也不大,但是却是因为家里穷,真的没读过书。
程锦湘连写自己名字都不认识,其实有时候能认识字,但是认识的字,也不多。至于程锦溪一样没读过书。
其实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情况还是特别严重的。
一个家里如果有几个孩子,可能有机会读书的,多数都是男孩。女孩也读书,但是平时还要做家务,加上父母也不太支持,所以大多数情况,是没读几天。
当然了,整体的读书的条件,也不是很好。小学老师,多数都是小学毕业的……
而且这个时代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以指望一群小学毕业的人,教小学。那升初中,就是难比登天了。
像赵铁岳这样,能读书到大学的,真的是村里凤毛麟角的存在。
当然了,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是赵大鹅的老姑赵春琴……
如果,如果赵大鹅拿赵春琴当人的话,那赵春琴确实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可是,很显然,赵大鹅从来不拿赵春琴当人。
在老赵家,恶人很多。大爷一家吹牛说话不算数就先不提了,赵大鹅的三叔其实是一个只会占便宜的人,所以赵大鹅用小恩小惠也就收买了。赵大鹅反感赵铁刚吗?其实前世赵铁刚后期表现还可以,虽然也是一毛钱没花,但是在赵大鹅母亲病故之后,赵铁刚还是来了的。
赵铁刚的毛病就是奸懒馋滑,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爱占便宜不怎么干人事……立场不坚定……但是人情世故还是有的。
至于赵廷绪,反正也很差劲。赵廷绪爱慕虚荣贪图高枝,喜欢出风头,脾气不好,爱摆架子等等。
王桂香和赵春琴才是坏人。
赵大鹅总结过,老赵家两个坏人,剩下是干坏事的恶人。
家里供赵春琴读书,反过来她把家里所有积蓄全骗走了不说,还瞧不起因为她才变得贫困的赵大鹅父母。
就这种东西,赵大鹅是真心没把赵春琴当人。
所以,赵大鹅认为赵铁岳才是东台子村第一个大学生。
赵铁岳笑起来很好看,他看见来个一个穿着红棉袄,扎着马尾辫的小丫头,也走了出来,问赵廷明:“爸……这是?”
赵廷明翻了赵铁岳一眼:“这是你七叔家老二的闺女的大鹅。”
赵铁岳愣了愣:“她们这辈不是占清字辈嘛,大号叫赵清鹅?”
赵铁岳一直读书,没怎么和村里接触过。
况且赵大鹅今年才六岁,过了年才七岁而已。以前更小,基本上也不怎么出门,赵铁岳不认识也很正常。
赵廷明叹了口气:“大号就叫赵大鹅。”
本来赵大鹅这辈,确实按着族谱占清字辈。
赵廷明还因为这事,问过赵廷绪咋回事。结果赵廷绪说:大鹅小时候长的好看,赵大鹅的母亲就说孩子长的像天上的嫦娥,非的叫赵天娥……
当然了,入户口本的时候,除了姓赵没有写错了,其他都写错了。
赵廷明也不知道赵廷绪他们家是不是故意的,但是很明显这不可能是意外。毕竟老赵家那几个,都读过书,读书不认字,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要么是太敷衍,没爱看。要么就是故意弄错了。
赵廷明没有和儿子赵铁岳这么说,只是淡然的说道:“大鹅命硬,也挺好听的。”
赵铁岳愣了愣:“那个……确实挺好听的。”
就是和铁锅有点缘分。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