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册封

  蔡邕、卢植、袁绍等人闻言立即起身,全都走到大厅中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全都跪在地上高呼,连身后的侍卫都是如此,只有手持圣旨的太监站立其中。

  苏铭单膝跪地,不像其他人双膝跪地俯首高呼。

  小太监摊开手中的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苏凌云一片赤胆忠心,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的生前身后名】甚得朕心。”

  “边关时有战事发生,现特封苏凌云为琢郡太守,加封镇北将军,替朕镇守边关,分担忧愁!”

  “钦......此......”

  “什么?一首诗就能拿下太守和将军之位?苏凌云真是一步登天啊!”

  “是啊!这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只是边关之地,不知是福是祸矣!”

  其余人闻言内心震撼不已,窃窃私语起来。

  蔡琰闻言内心一紧,这样一来苏铭就不会待在洛阳城了,她就无法见到他了,怎么办?

  小太监夹着声音,笑道:“苏大人,接旨吧!”

  苏铭朗声道:“草民谢圣上隆恩!”

  随即起身将圣旨接了过去,同时还有官印和委任书。

  他没想到作一首诗竟然能引得刘宏的关注,还加封了一个四镇将军,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哈哈哈,恭喜凌云兄!”曹操大笑道。

  “绍祝凌云兄能作出一番成绩!”

  “术也祝凌云兄前程似锦!”

  ......

  很多人上前恭贺,相熟的与不熟的都来了。

  苏铭拱手笑道:“多谢诸位!”

  何咸倒是老神在在,他父亲是大将军,姑姑是皇后,没必要去巴结一个小小的太守。

  这时一袭黑袍的小太监出声道:“那就请苏大人挑个好日子走马上任吧!咱家就先告辞了。”

  “好,多谢公公了。”

  随后一行人回皇宫复命去了。

  参与诗词大会的众人继续落座,经过这一段插曲其余人绞尽脑汁,似乎也要想出一首能让皇上看中的诗。

  大会持续到傍晚的时候也就结束了,蔡邕为众人准备了晚宴。

  他们全都移步大院,那里摆满了美酒、美食、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苏铭、曹操、袁绍、袁术、何咸、杨修六人和蔡邕以及卢植一桌。

  苏铭仅凭这一次崭露头角,便能和世家子弟坐在一起,往后他会拉开更大的差距。

  蔡邕举起酒杯笑道:“此次大会,凌云贤侄让老夫大开眼界,老夫敬你一杯。”

  苏铭谦逊道:“多谢蔡公,晚辈定当会努力学习,向先贤看齐。”

  “好好好,这一次凌云贤侄初露锋芒便得到圣上赏识,一定会成为千古美谈。”

  “晚辈会尽自己的能力镇守边疆,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好,贤侄,边疆危险,你可得保重啊!”

  “蔡公放心,家师除了传授晚辈文学之外,还有传授了晚辈武艺,因此晚辈有信心在战场上杀敌。”

  蔡邕闻言惊喜不已,哈哈一笑,说道:“没想到凌云贤侄竟然文武双全,真是天下难得的贤才啊!”

  他的心思转动起来,这么优秀的人既然无法成为自己的学生,那就......想到这他看向了另外一桌的蔡琰,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曹操、袁绍等人闻言更是一惊。

  尤其是曹操,他也会一些武力,不过一身实力只达到了二流高手的水平。

  那日他看到苏铭的护卫极其厉害,却未曾想他竟然也有武艺在身。

  “凌云兄,操敬你一杯,今日过后,你的名声恐怕要响彻整个大汉,到时候可不能装作不认识操啊!”曹操举杯调侃道。

  “哈哈,孟德兄说笑了,苏某忘了谁,也不能忘了孟德兄啊!”

  “哈哈哈......”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随即饮下了手中的美酒。

  场中觥筹交错,欢笑声一片,时不时有人借酒吟诗。

  杨修举起酒杯道:“凌云公子,今晚月色迷人,院里觥筹交错,凌云公子可否再次作诗一首,让吾等瞻仰一番。”

  袁绍点头道:“对啊!凌云兄,此情此景,没有一首绝世佳句衬托,未免过于单调了一些。”

  蔡邕和卢植闻言目光转过,期待地看着苏铭。

  “好,既然诸位愿意听苏某唠叨两句,苏某便不推辞了。”

  话音落下苏铭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抬头仰望星空,片刻后朗声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第一句刚刚出现,就把众人带进了奔腾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