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 如今更是庆幸,得亏家里棉花足够。
要是真给长夏找着好郎君了,缝几条新被作嫁妆,又齐全又好看,也拿得出手,不至于让人小瞧了。
长夏洗干净脸就进了灶房。
早上泡的木耳和黄花菜已经泡发了,他掐掉木耳根部,将太大的木耳撕成小片,又淘洗一遍。
他取了竹篮往前院菜地走。
裴曜正在柴堆前挑拣,一脚踩在根粗木头上,弯着腰拨拉几块木料。
两人视线交错,长夏垂着眼睛,快走了几步,没敢停下。
也不知在躲什么,大白天的,他又不吃人。
裴曜没好气踹了一下木头。
碍于家里人都在,不想被发现端倪,他决定不为这一点小事烦恼,又低头挑选料子,思索该雕什么合适。
前两天裴灶安上山捡柴,砍了几块不错的木头一起带回来。
裴曜刨雕东西只是小打小闹,不是什么正经的木匠手艺,不过为让大孙子高兴,他每次上山都会留意各种木头。
堂屋,窦金花在剪袼褙,旁边陈知一手抻棉线一手转摇把,纺车呼呼呼飞速转动。
两人闲聊几句,一抬头,陈知就看见长夏和裴曜之间的不对付。
他没出声,看两眼收回视线,只在心里叹一口气。
暗中相看的事他还没告诉裴有瓦,看来是该提提了。
一旦长夏嫁出去,裴曜的亲事也要准备了,都得花钱。
家里原打算今年先打井,井打好了,再攒攒钱,将院里的青石板路铺了,这样一来,井和青石板的事都得往后推。
长夏摘了一大把鲜绿的空筒菜,舀了水淘洗干净。
离做饭还早,他将菜放在竹匾上沥水。
打开水缸盖子,大水缸里吊了半块瘦多肥少的肉,约莫半拃长,不多。
为收夏粮,一家子着实下了番力气,陈知昨天下午去赵李村买了一吊新鲜肉,好犒劳犒劳。
从昨晚和今天上午煎着、炒着吃了大半,只剩这一点。
荤腥肉沫十天半月才吃一回,即使炎热,也没人觉得腻。
隔段时间能舍得割两三斤肉吃,只要母鸡下蛋多,隔三差五也炒个鸡蛋,裴家在吃食上还是略讲究的。
见肉好好的,长夏盖上水缸盖。
天热,缸里有水清凉,肉放在里头放心,做饭的时候再切不迟。
灶房才用了两年,天天擦着扫着,到处都干净。
看见窦金花上午去溪边摘的一篮嫩水缕菜。
长夏想了下,走到门口,朝着堂屋那边问道:“阿爹,肉不多了,晚上滚瘦肉片汤吃?”
陈知一边纺线一边答应:“行,就那么点,煮点汤正好。”
“好。”长夏应一声,又抓一把水缕菜择洗。
正忙着,躺在阴凉处的大狗小狗同时爬起来,警惕看向大门处,“呜汪”叫了两声。
陈知望过去,便连忙起身,笑着去迎裴有糖,开口道:“我说呢,这几天也忙完了,怎么不见回来转转。”
李家村离得不算太远,裴有糖年纪也不大,隔段时间回娘家闲转并不稀奇。
不过陈知的话另有一层意思,裴有糖心知肚明。
见嫂子没明说,长夏和裴曜又迎过来,她笑了下,将手里的篮子递给长夏,说道:“路上见人卖葡萄,买了一串,快洗了尝尝。”
紫红的葡萄又大又圆,看着就馋人。
见篮子里还有两封点心,长夏将葡萄提了出来,竹篮递给陈知:“阿爹。”
陈知接过,说笑着和裴有糖进了堂屋。
姑姑来了,没有冷落的道理,裴曜自然也跟着。
等长夏洗了葡萄端来,都没客气,人人摘一个尝。
葡萄酸甜的汁水十分充沛,窦金花笑眯眯的,直夸好吃。
其他三人不约而同点头赞同,味道确实好。
闲聊一阵子,裴有糖让老娘和两个孩子多吃点,陈知顺势说道:“我前些天做了件衣裳,总觉得不怎么样,你帮着看看,看哪里还要改。”
两人便往屋里去了。
他姑嫂二人或许有什么事要商量,窦金花早些年就不管事了,因此不甚在意。
倒是裴曜多看了一眼关上的房门,眉头轻皱。
西屋。
坐在炕席上的两人都放低了声音。
陈知问道:“如何了?我这几天想着,你也该回来一趟。”
裴有糖摇摇头,说道:“嫂子你也说了,不让大张旗鼓嚷的别人都知道,我先在我们村相看,年纪合适的倒有两个,可一个家里穷,另一个的爹娘脾气大,不好惹,我想了,长夏若嫁过去,是要吃亏受磋磨的。”
“这不行,不行。”陈知连忙摆手。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