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0

们一行人就没敢忙着赶路。

  那时他们赶路都是以陶青的身体状况为前提。

  这次赶路慢,是因为叶胥觉得,两个小家伙以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嫁人生子。

  他怕真到了那时,两个小家伙所嫁非人,到那时他们眼中只有后院的勾心斗角。从而局限于情爱之中,一时迷失了自己。

  显然,叶胥的决定有显著的效果。

  每当两个小家伙到了一个新地方,总是会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因为他们这次的行程,打破了两个小家伙长这么大现有的认知。

  经过的地方不同,好奇心旺盛的两个小家伙总会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抛出问题之后,二人总会眼巴巴的看着叶胥,一副求知欲旺盛的模样,弄得叶胥总是会快速的给他们解惑。

  当然,由于叶胥这一路上都在忙于给两个小家伙解惑,于是在两个孩子的心中,叶胥几乎时无所不能,什么都知晓一二。

  因为之前在楚庭,叶胥十天中总是八天都在忙,虽然在叶胥闲下来时,两个小家伙也总会粘着叶胥,但是叶胥在他们心中只能排第三。

  因为第一的位置已经被陶青占领,第二便是叶姆,因为陶青和叶姆总是有时间陪着他们,而叶胥和叶父都在忙。

  叶胥还好一些,若非是他想休息,便是有陪在两个小家伙身边的时间,可叶父几乎是每天都在酒楼中忙活,整天不见身影。

  叶父比叶胥这个知府还要忙,所以叶父在两个小家伙心中的位置就排在最后。

  经过这次的行程,叶胥在两个小家伙心中的位置上升了那么一些,具体表现为同叶姆持平。

  这一路上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一般都是叶岁锦开口问,但是叶胥瞅着叶岁桉也眼巴巴的模样,觉得叶岁桉也好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叶岁锦可能就是他哥的嘴替。

  为了给两个小家伙解惑,让他们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叶胥都是尽可能的让他们看到不同的风景。

  于是在叶胥的刻意安排下,两个小家伙不仅见识到了城府的繁华,也见识过百姓们在田中的劳苦。

  见到有的人吃的大腹便便,有的人面黄肌瘦。

  他们见过了大江大河,也见识到了高山雨林,看过飞禽走兽,也感受过人间百态。

  叶胥想:可能他们现在年纪还小,不太理解他们现在所看到的世界。

  但叶胥觉得就算他们此时不能理解,等到了年纪,回想起这段经历,他们也能品味出此中种种的人生哲理。

  若是两个小家伙能不嫁人最好,这样他也有实力养着两个小家伙。

  叶胥一直不觉得女子哥儿最大的人生意义是嫁人生子,可现在叶胥身处的时代,虽说对女子哥儿要宽容一些,但若是真的不嫁人生子可能会遭人闲话。

  叶胥觉得自己心里是能承受的起这些流言蜚语,就怕到时候两个小家伙有了心爱之人,到那时他也不好拦着他们不让嫁。

  叶胥愁的头秃。他根本不敢想象以后两个小家伙嫁人生子的场景,想起来他就有些抓狂,明明是他亲手养大的孩子,凭什么嫁到别人家。

  叶胥灵光一闪,为什么非要他的孩子嫁到别人家,别人的儿子难道就不能嫁到他家来。

  叶胥敲定主意后,就开始给两个小家伙灌输以后他们要娶男孩子的观念。

  叶胥的两次赴任,总是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

  上次去楚庭,陶青在路上被诊出有孕,最后生了两个孩子;这次去营州,叶胥就已经打好了以后让他人入赘的想法。

  很好,叶胥的两次赴任果然是收获颇丰。

  一路上走走停停,从之前温润的暖风到现在刺骨的北风,历时两个月,叶胥他们一家人终于到了营州。

  由于叶胥的先见之明,他不仅给一家人做了简易版的羽绒服,还给每个侍卫们都准备了。

  虽说卖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是穿起来最起码御寒。

  叶胥怕他们现有的布料起不到御寒的效果,还让人买了一些兽皮,缝在最内层,这样能更好的抵挡风寒。

  于是在快到达营州时,叶胥他们一行人就换上了厚衣物。

  叶胥看着一群人穿的鼓鼓囊囊的,后悔没有给他们一人准备一件羊绒衫。

  这些羽绒服还是他让人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做好的,更别说是做工更加精细的羊绒衫,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等叶胥到了营州,将家当放到巡抚府时,就感受到了些许凉意。

  这股凉意虽说没有那么寒冷,但到底手还是有些凉。

  巡抚府的管家很有眼力见,见叶胥不经意的在搓手,马上命人将库房中的银碳点燃。

  叶胥见下人点燃了银碳,很是好奇。

  他虽然没有见过煤炭,但他也知晓管家这次点燃的并非是什么廉价的东西,这碳无烟还不易息,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能用得起的。

  叶胥向管家打听消息:“这般冷的天气,寻常人家是怎么过的,难道家家户户都点燃这种炭火吗”

  这也不能怪叶胥,叶胥见他们点这种炭火,就以为所有的百姓冬日都是这般过来的。

  但百姓们哪有银子用这般金贵的炭火,这些银碳还是上任巡抚未用完遗留下来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