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0
在等待着什么人一般。
那书童见到二人后,原本没有丝毫波澜的眼睛霎时亮了起来,书童快步走到了二人的身旁,将手中的东西递给了二人。
解释道:“叶举人、荀举人,这是您二人的房间号,直接居住便可!”
叶胥见竟还有自己的房间,解释道:“我并不打算住在书院,这房间还是留给别人较好,麻烦您了!”
那书童听完叶胥的话后,先是愣了一下,像是没有想到这种情景,之后自然的接过叶胥递来的房间号。
见叶胥似乎是不用跟着他们去找房间了,便打算只带荀文林一人去。
第64章 书童的打算在他看来很是……
书童的打算在他看来很是完美, 可在叶胥看来其实不然。叶胥见书童没有带他一同前去的念头,便厚着脸皮跟上前去。
书童见叶胥也跟上了脚步,有些疑惑的看着他。那书童年纪不大, 心中的想法尽是表现在了脸上,不大的脸蛋上满是疑惑。
叶胥见此厚着脸皮解释道:“初来乍到,我对书院的布局不是太熟悉,想着趁这次机会, 先熟悉一番。”
最后还像模像样的虚心询问:“多带我一个人不麻烦吧!”
那书童原本的任务就是带着二人去找房间, 虽说中途出了个小问题, 但责任并不在他,是叶胥自己说不住书院的。
听叶胥这样说,书童便自以为叶胥会直接去书堂。
书童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吩咐,平时院长都是让他买个饭,跑跑腿什么的;可他不知的是:他这次任务比平常都要珍贵。
院长怕好友的得意门生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便找了个人去招待一下, 平时用书童用的太过顺手, 这次也让他去了。
书童听叶胥这般说,也察觉到了自己想法的不合理,连忙接话道:“不麻烦, 不麻烦的, 若是叶举人愿意随我们一同前去, 自是可以的。”若是他不嫌累的话。
“只要举人不觉得浪费您的时间就行。”
“不妨事的, 反正现在也是没什么事情可做。”
说罢, 书童带着二人出发去书舍,那书童与其说是领路人,倒不如说是一个类似导游的存在;
每到一处,那书童便是要解释一番那亭子的名字是什么, 曾经又有哪位大家在此饮酒赋诗,就算是书院中有片空地,那书童也要讲述一番,这为何没有被征用;
之后他们看到一片被圈起来大的空地,那空地中间的靶子格外的引人注目,理所当然的书童给他们细细的讲述了一番:说是圣上不仅想让学子们在文学上学有所成,还想让他们有个强健的体魄。
眼前的这片空地就是为了让学子们强健身体专门设立的,圣上亲口吩咐:为学子们设立骑马和射击等课程。
最后那书童还小大人般的总结:圣上为了学子们全面发展,也是煞费苦心,听说我们书院的培养方案也就比皇子们次了一些些。
叶胥和荀文林随着书童兜兜转转,走走停停的花了大半个时辰终是到了地方。到达书舍后,那书童像是完成任务似的格外的轻松,准备离开:“既然二位已经到了,那我先告辞了。”
听到带了二人一路的书童要离开,二人连忙道:“多谢带我们走了一路!”
“二位客气了!”他也是听院长的吩咐行事的。
即便他是听院长的话,可院长没有交代让他领着二人熟悉书院。
书童带领二人熟悉书院还是他们自己的功劳,是书童见二人行为举止很是得体,丝毫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小小的书童就怠慢。
霎那间,书童对二人的好感度便上来了,忍不住的为二人仔细介绍关于书院的各种细节。
就算是书院的学子都没有书童知道的多,毕竟书童是跟在院长身边的,耳濡目染之下,自是知道不少东西的,书童将自己知道的东西事无巨细的告诉了他俩。
所以说,有时候意想不到的小人物总是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二人一进宿舍,就见中间张床上写着荀文林的名字,与其他书院不同的是:那床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床板,那床上竟还铺有被子,一时间二人都有些惊奇,似乎是没想到书院竟这般的体贴,连这些都给他们备好了。
仔细看就会发现:唯有写有荀文林名字的床上有被子,另外的几张床只有光秃秃的床板。
原是赵夫子深知每个学生家庭条件,他给扶兴德写信时,特意交代了荀文林的家境,让扶兴德有意无意的帮一下,故以才会出现这般奇异的景象。
叶胥和荀文林似乎也发现了这个事实,荀文林似乎是有些窘迫,又有些感动。
叶胥似是看出了荀文林的感动,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院长给什么,你接受就是了,这极大可能是夫子交代的。”
荀文林点头,除了夫子的特意交代,他实在是想不出自己与院长无亲无故,院长为何会这般的照顾他。
荀文林的眼眶有些湿润:“没想到,原来面上那般严肃的夫子,私底下的心细却是这般!”
叶胥见荀文林这般,当下安慰道:“若是你以后能在朝廷上为百姓做些好事,多做些惠民利民的事情,也算是圆了夫子的一个心愿。”
他们这些夫子被看中的学生,或多或少的都是知晓些赵夫子的心愿的。
如同大多数读书人的心愿相似,赵夫子念书做官的目的大抵能总给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