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0
一生罢了。
叶胥见荀文林的脸上终于不再像是方才那般的苦涩后,微微向荀文林的方向倾身,询问道:“荀兄觉得如何?”
荀文林同方才叶胥的称赞一样,还竖起了大拇指:“好茶!”
荀文林说罢,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二人刚想对这茶水进行讨论一番,未等二人开口,就见一书生模样的男子,那书生的模样倒是端正,穿着却是同叶胥他们有着天壤之别。
只见他身穿了件素面春纱袍子,腰间系着蔚蓝色几何纹宽腰带,留着一丝不乱的发丝,眉下是黝黑的朗目。
那人并不是什么目中无人之流,先是同二人行了一礼,二人回礼后,缓缓开口道:“在下郜奇文,此次乡试中的亚元。”
自报家门后,郜奇文向叶胥问:“不知阁下是否是叶胥叶解元?”
郜奇文说完后,觉得自己有些唐突,像是怕叶胥误会解释道:“叶解元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认识一下您,知晓叶兄夺得了此次的案首,只想知晓叶兄对此次的考题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叶胥见郜奇文并没有那些读书人该有的自视清高,反倒是彬彬有礼,谈吐间也令人舒畅。
面对郜奇文的疑惑,叶胥说出了自己关于此次考题的见解,郜奇文听完后只觉得受益匪浅。
郜奇文见荀文林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便也拉着荀文林谈谈自己的见解,于是一行三人各有各的看法,都是些少年书生,在读书上也都是小有成就的举人。
三人交谈完后不久各位考官和总督、巡抚等官员纷纷到场,原本在各自位子上坐着的举子们,纷纷起身行礼。
总督赶忙让举子们就坐,就算现在他们这些举子可能官位不如他,那谁知以后呢!
他观这么多的举子中定是有比他走的更加长远的人。
在座的举子之中像叶胥、荀文林这样的年轻面孔并不多见,大都是比他们大些的中年学子。
三人年轻,又坐的靠前,各位官员自然是对他们的关注较多。
古往今来,婚姻大事总归是长辈口中盛久不衰的话题,更何况是这些大有前途的年轻人。
总督首先是将目光放在了此次的解元叶胥身上,总督先是举起酒杯,朝着叶胥举了举,叶胥会意,赶忙举起酒杯与总督对饮。
都是千年的狐狸,总督并未直入话题,先是同叶胥扯皮了一番;先是询问了叶胥这次考后的几天是如何过的,心情如何,是如何调整的,还回忆了当年的自己是如何过的。
叶胥虽然是一头雾水,但也是答得滴水不漏。
总督看着叶胥脸上一直未消失的笑容,情绪并未有太大的起伏,最后直击话题:“叶解元一表人才,现下又是举人,家中可是说了妻室。”
听到这叶胥总算是明白了这老狐狸的“良苦用心”,他就说,怎么这总督对自己为何这般的关怀,原因在这!
叶胥笑笑,回答的依然是滴水不漏:“多谢总督关心,家中确实已有妻室,自小定的娃娃亲,到了适婚的年龄,便娶回了家。”
总督听到这心中确实是有些失望的,脸上却不显,嘴上连连叫好,夸道年轻人该是成家立业的。
之后总督又将目光转移到同为新晋举人的郜奇文身上,谁知一脸端正的郜奇文竟是个书呆子,心中只有读书,三句话离不开书,总督失望之余,终归是将目光放到了荀文林身上。
谁知竟连这小子都有娃娃亲,连问了三个,不是有家室,就是书呆子,还有一个竟是有了娃娃亲,看那模样,是个将心挂在了那未进门的夫郎身上了。
三个都不成,再好脾气的人脸上也会挂不住,总督脸上的笑容终究是淡了一些,看着剩下的举人们,有的年纪同他一般大,终归是不能让女儿做小的,更别说是年纪同他一般大的了。
第62章 总督见三位年轻人不给力……
总督见三位年轻人不给力, 最终还是放弃了当场给自己找个女婿的想法,直到宴会结束,总督都没再问什么举子是否有妻室的诸如此类的话。
鹿鸣宴的举办终归也是有用的, 宴会上一群书生饮酒赋诗,吟歌畅谈,意气风发的模样,似乎也感染了在座久居官场的官员们。
这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学子们的模样似乎也是唤醒了他们当年参加鹿鸣宴时的肆意与张扬。
直到宴会结束, 众人还都是一副不尽兴的模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总归还是要各自归家的。
宴会结束后,已经同叶荀二人称兄道弟的郜奇文,非要用马车送二位哥哥回客栈。
明明是几步的距离,但是二人最后还是拗不过醉酒的郜奇文,不知这酒后的郜奇文怎的这般的倔,就是不听劝, 终究还是顺了他的意, 二人乘马车到了客栈门口。
乡试尘埃落定,叶胥同陶青商量了一番,叶胥拿出恩师写的推荐信, 以赵夫子的意见来说:让叶胥去京师读书, 总归是过不了多久就要去京师参加会试, 明年的三月就要参加春闱。
若是回家读书, 路上来来回回又耽搁不少时间。叶胥同荀文林商量了一番, 荀文林也是同意的恩师的想法,就这样,三人开始一同北上赴京师。
历经半个月的风雨兼程,三人终是到达了京师, 到了之后,一行人先是在客栈中修整了一番,等叶胥和荀文林觉得着装得体后,便出发去川安书院。
二人向门房递上了推荐信后,门房二话不说便领着他们去寻院长,院长接过推荐信后,细细研读了一遍后。
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