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弹劾狄青,要夺了他身上的功劳。被赵昕拿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阵之上瞬息万变,岂能依后方凭空猜想作战给顶了回去。

  不过为这个事赵昕火老大了,今天总算是找到机会给还了回去。

  “最兴来。”赵祯今日第二次拍了桌子,但语气已经和缓许多,明显是把话听进去了。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斯人矣?”赵昕很乖巧地停住了话头,但还是用着周围人都能听清的声音“小声”地又补了一句,把夏竦气得脸涨成了猪肝色,一副想破口大骂但又极力克制的模样。

  “官家,听殿下之言,臣犹如醍醐灌顶,之前所想到底浅薄了些。

  “辽使只说事成后刮分夏土,

  却未曾言明界限,可见是借刀杀人,毫无诚意。不如将他召来训斥一顿,然后打发归国,也好教辽主知晓我朝并非可欺。”

  晏殊能做富贵宰相的最大原因就是听劝,这舵转得,连赵昕都觉得丝滑,完全想不到在他没到时是怎么陈述赞同意见的。

  赵祯一扫下坐的重臣们,除了夏竦满脸不忿之外都沉默不语,显然是被儿子说服了,大手一挥就要下令:“那就依晏卿所言,遣人去……”

  话音未落,就被赵昕挥舞着小胳膊打断:“爹爹别啊,我也没说不帮啊!”

  “最兴来?”赵祯疑惑地看向他。

  这又怎么了!不帮不是你刚刚说的吗!

  赵昕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爹爹,现在我国与夏修好,两国榷场交易频繁。

  “因利润高昂之故,西夏已经有了马贩开始偷运未骟的良马入境,只需花上数年功夫育种,养出一只人数上千的骑兵不成问题。”

  “最兴来你到底想说什么?”

  “爹爹,只要经略得当,用不了十年功夫,咱们就能自己筹划灭夏。”

  何苦与虎谋皮,更有可能为辽国做了嫁衣裳呢。

  “朕问的是你刚才那句也没说不帮啊。”

  赵昕无语,赵昕叹气,赵昕认命解释:“爹爹,帮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要出兵才算帮。

  “比如说让李元昊知道我朝与辽国结盟,然后朝廷再调上万把军队压在与夏接壤的边境线上,那西夏肯定得分出一部分兵马防备我军吧,辽主讨伐压力必定大大减小。

  “不过因为咱不出兵,所以条约也可以改一改,不用共分夏土,只要辽主同意把两年前加的那二十万岁币减回来就成。

  而此战事关西夏存亡,我料想李元昊必定会竭尽全力,倘若他惨胜或者败了,到时候咱们再出兵帮辽主一把岂不美哉?

  “毕竟咱们与其可是约为兄弟之盟,当哥哥的帮一把可太正常了。”

  赵祯听了很心动,但还是有些犹豫:“咱们可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行此……”

  范仲淹却已经彻底兴奋起来,这法子可太对他的胃口了,干占便宜不吃亏,不干就是傻子!

  当即出列说道:“官家,为四海一统,天下百姓,万不可为虚名所累!”

  章得象、晏殊、杜衍、甚至于韩琦都出言附和。

  赵祯最终选择了妥协:“那就着富弼按此法去与辽使商议。”

  事情商量完了,众臣也就行礼退下,赵祯犹豫半晌,还是叫住了赵昕:“你我父子很久没在一起用饭了,留下来吃一餐再回东宫学文练武不迟。”

  第69章 敲诈

  赵祯与赵昕今天这顿饭吃得相当“父慈子孝”。

  赵祯不仅亲自给赵昕夹了好几筷子菜,到最后的时候还动手给赵昕打了一碗羊汤,十分慈和地对他说道:“秋日天凉,食羊汤最好,补气固元,百病远离。”

  赵昕乖乖点头,低下头开始用小勺将汤舀起,一勺勺往嘴里送,实则心中开始飞快盘算起来。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又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他这无良爹如今将两样都占全了,足可见心中所求甚大,他等会可得好好谋划,别被诓了进去。

  也许,他该先让几步试探试探。

  而赵祯对此一无所觉,只当儿子仍旧在专心干饭,还摸着赵昕的发顶道:“近来看你胃口长了不少,这个子也高了许多吧?”

  赵昕稀里哗啦地将羊汤喝完,一抹嘴佯装不满道:“爹爹,我都八岁了,这饭量大是正常的。

  “姐姐还嫌我吃得少呢,说我要是像李玮、曹评他们那样肯吃肯长才好呢。”

  赵祯失笑,安抚他道:“你和他们差着年岁呢,你表叔他们也的确快到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岁了,多吃点是正常的。

  “再说他们长得好了,才能更好地供你使唤不是?”

  “那倒也是,姐姐也说只有脱了孩子像,别人才更愿意把我们当大人看。”赵昕用手绢擦了擦手,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了一段距离,又觉得不够,稍微拉长了点。

  这才冲着赵祯说道:“姐姐今秋让人给我裁新衣裳的时候说了,我长了大概两寸,这么高呢!”

  赵祯见惯了儿子像个小大人似的侃侃而谈,给出中肯建议。如今骤见这幅童言稚语的洋洋自得,心内不由生出几分真正的怜爱来。

  到底还是个孩子,会为了长高而欢喜,也不喜欢别人把他当孩子看。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