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国后能挣钱养家。
和Esme讨论后,祝繁星把目标聚焦到商科类、文化传播类、工程管理类等几个专业。至于学校,不同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优势领域,各种排列组合下来,祝繁星心里有了一份排名,她希望能申请到好学校、好专业,还希望能获得全额奖学金。
2015年的九月,A大又迎来了轰轰烈烈的秋招季,梁知维、郭晓春、申露等人不再是旁观者,他们脱下休闲装,穿上衬衫西裤和闪亮的皮鞋,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投身于求职者的汪洋大海。
梁知维的求职特别顺利,供他选择的公司有一大堆,遍布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钱塘也有。十月中旬,他给祝繁星发微信,说他决定去深圳,签的比亚迪。
他俩没有互删好友,祝繁星收到消息后很是意外,问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梁大壮】:还能为什么?因为他们开的工资最高。
【Stella】:……
看来,分手也不一定是坏事,祝繁星没有了心理负担,同样的,梁知维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他说新房子就放着,再过两年,梁知敏应该会来钱塘读大学,到时候,那房子妹妹能住,父母能住,他回来也能住,而现在,他想先出去闯闯,多挣点钱。
祝繁星对他说“恭喜”,祝他一切顺利。
申露打算考公,求职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有一家外贸公司给她发Offer,和家里人商量后,她还是放弃了。
与其他人相比,郭晓春的求职很不顺利,其实,如果她愿意留在国内工作,以她的条件,工作并不难找,问题是她非要出国,还是去非洲,这就不好办了。来参加校招的都是些大国企大央企,对外派翻译人员的性别要求明确写着“男性”,郭晓春只能去看私企,发现,私企各方面都不能和国企央企比,最直观的就是工资,低了一大截。
食堂里,303寝室的四个女孩一起吃饭,郭晓春依旧吃得很少,祝繁星把自己餐盘里的一只红烧鸡腿夹给她,说:“晓春,你多吃点,你越来越瘦了,就你这样的身子骨,真去了非洲,狮子看到你都要嫌弃,嫌吃你硌牙。”
张思彤和申露抖着肩发笑,郭晓春也笑了,笑着笑着,眼神又暗了下来,说:“我真是很无语,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找男的?”
其余三人接不了话,这样的局面在招聘市场上出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连985高校毕业的优秀女生都深受其苦,遑论别的院校。
郭晓春郁闷地说:“咱们班的高杰和我一起投一家国企,说是去摩洛哥,他收到一面通知了,可我连一面的资格都没有。高杰的成绩你们知道的,每次考试都能挂几科,要补考才能过,但是人家不管啊,就因为他是个男的!我知道他们喜欢男生,那至少应该给我一个机会吧?先面我一下,看看我的水平再做决定,你们说对吧?”
“别生气别生气,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也没办法去改变人家的观念。”祝繁星只能劝她,“你再多看看,也可以在网上看看别的公司,别只盯着校招,其实外地这样的大单位挺多的,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去上海转一圈,那边高校多,校招时去的公司也多。”
张思彤说:“晓春,你也别总想着去非洲,国内的岗位其实挺多的,你找个北京的、广州的外企,你爸妈一样找不着你。”
“那可不一定。”郭晓春说,“万一他们报警呢?一找就找着了。”
申露说:“那你去了国外,不也一样吗?”
“不一样。”郭晓春说,“过些年,等我攒点钱,我也许会移民。”
“移民去非洲啊?”祝繁星惊恐地问。
“去哪儿都行,南极洲也行!”郭晓春赌气道,“反正这辈子不想回去了。”
祝繁星安抚她:“哎呀,慢慢找慢慢找,别着急,好单位多了去了,秋招不行,还有春招呢。”
几个女孩正边吃边聊,不远处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响,是餐盘被掀翻在地的声音,接着是一道女孩带着哭腔的喊声,尖细刺耳:“你疯了吗?好好的上海你不去!非要去非洲?!那边有登革热的你知道吗!你不怕死啊?”
祝繁星、张思彤、申露:“……”
郭晓春的耳朵竖了起来,伸长脖子往那边看。
一个男生站在那发飙的女生面前,垂着脑袋,一声不吭。
女孩哭得稀里哗啦,又抬手去打他,边打边骂,祝繁星听明白了,那就是她和梁知维的性转版,男生学的专业似乎是工程类,想签一家外派去非洲的央企,女朋友不同意,于是就吵架了。
没多久,女孩哭着跑了,看热闹的学生也渐渐散去,只剩那男生呆呆地站在原地。
祝繁星心里难过,因为想到了自己和梁知维,刚想和室友们说说感想,桌对面的郭晓春突然离席,向着那男生跑去。
祝繁星:“???”
“晓春去干吗?”申露叼着筷子,惊呆了。
张思彤说:“不会是……现场挖墙脚吧?”
郭晓春站在那男生面前,冷静地对他做自我介绍:“同学你好,我叫郭晓春,是外语学院法语专业的大四毕业生。”
男生脸上还带着泪痕,莫名其妙地看着她,郭晓春语速不快不慢,条理清晰地说:“是这样的同学,我刚才听你们说话,请问,你是已经签了去非洲的意向吗?我有个不情之请,就是,如果你签约的那家公司需要招聘翻译人员,你能不能把我推荐给他们?你可以说我是你的女朋友,说要把我一起带出去,让他们给我一个面试机会,可以吗?”
男生震惊了:“你在开什么玩笑?你他妈有病吧?”
“不不不,我没和你开玩笑,我脑子很正常。同学,我还没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