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眼看着距离开学越来越近,祝繁星还没有要动身的意思,陈念安着急起来,志成中学比东耀二小和A大要早开学一个星期,他正月十七就得去学校报到,这都正月十二了,姐姐怎么还不去岛湖?
终于,祝繁星买回了三张大巴票,定下正月十四去岛湖,正月十六回来,只在那边待三天两晚。
陈念安有点不开心:“我周日报到,咱们周六才回来,这也太赶了,你就不能早几天去吗?”
祝繁星说:“我要上班的呀。”
陈念安说:“早一天也不行吗?我真不想前一天才到家,第二天就去学校,你至少让我最后再休息一天嘛。”
祝繁星看着他,硬着头皮说:“我是想……去那边过元宵节嘛。”
陈念安没话说了。
祝繁星提前结束了西餐厅的工作,正月十四一大早,就带着两个弟弟坐上了去往岛湖的大巴车。
陈念安和祝满仓上一次去外地玩,还是前年暑假的那趟长线旅游,一年半了,他俩就没离开过钱塘。祝满仓对这趟周边游充满期待,一路上小嘴“叭叭”个不停,陈念安原本有些郁闷,但看着满宝这么高兴,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他想,去了岛湖,他得表现得大方得体,不能让姐姐丢脸,一切要以姐姐的诉求为行事准则,她高兴,他才会高兴,她生气,他也不会好过。
两个多小时后,大巴车抵达岛湖客运总站,祝繁星和弟弟们下了车,拖着箱子、提着礼品走出出站口。
梁知维已经等在那里,高高的个子,英俊的脸庞,在接站人群中是那么醒目。祝繁星丢下箱子向他飞奔而去:“梁大壮!”
梁知维张开双臂,将她拥进怀里。
陈念安:“……”
刺骨的寒风直扑他的脸颊,还刺痛了他的心。
“嗨,小陈,满宝,新年好。”梁知维牵着祝繁星走过来,看到那些礼盒很是惊讶,“买了这么多东西?”
祝繁星说:“没过元宵,就还是春节,上门做客当然要带礼物啦。”
梁知维一笑,拖起箱子,说:“走吧,我开我爸的车来的,我家离这儿不远,十几分钟就到了。”
梁父的车是一辆黑色别克,梁知维也是去年拿的驾照,但因为家里有车,开车的机会要比祝繁星多,一路顺畅地把车开回了家,停在店门外的泊位上。
岛湖湖区范围巨大,梁知维家在码头附近的一片本地人住宅区。房子多是四五层楼高的自建房,家家户户开着饭馆、民宿,一眼望去,全是“岛湖鱼头王”、“老李鱼铺”、“正宗岛湖鱼头汤”等招牌。梁知维家的招牌是“老梁鱼味馆”,边上还有几个小字:餐饮、住宿、棋牌、超市
祝繁星仰头看着店招,笑开了:“哇,大集团啊。”
梁知维把箱子搬下车,说:“小心我告诉我爸妈啊,说你笑话他们。”
祝繁星讨饶:“别!我开玩笑的。”
正说着话,有个阿姨从店里走出来,看到他们后,惊喜地喊:“大壮,接回来了?”
那是梁知维的妈妈,四十多岁的年纪,扎着一把粗辫子,个子高高的,身材有点胖,羽绒服袖子上还套着两个袖套,面相和善,笑声爽朗。
梁知维告诉过祝繁星,他的外公外婆是山东威海人,早年调动工作来到岛湖,便在这里安了家。他的爸爸是岛湖本地人,个子不高,他遗传了妈妈家的高个儿基因,可妹妹只有1米63,成天埋怨老爸拖她后腿。
祝繁星这会儿才感到紧张,拘谨地站在梁知维身边喊人:“阿姨好,我是祝繁星,你叫我星星好了。”
“你好你好。”梁母端详着祝繁星,“哎呦,星星,你好漂亮呀。”
祝繁星脸都红了,把礼盒送给梁母,梁母连连说着“太破费了”,又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店。
梁知维事先和母亲打过招呼,祝繁星会带两个弟弟一起来,所以,见到陈念安和祝满仓,梁母一点也没有不高兴,还拿出两份见面礼给两个男孩。
“小陈,满宝,阿姨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大壮又说不能给红包,把我愁的呀,干脆买了两个背包。”梁母说,“这叫什么牌子来着……小敏?”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在边上笑:“耐克啦!”
“哦哦,对,耐克。”梁母说,“小敏是我家老二,这包是她和她哥一起去挑的,说适合男孩儿背。”
陈念安紧张地看着姐姐,不知道该不该收礼物。
祝繁星说:“收下吧,要说谢谢。”
陈念安和祝满仓这才收下背包,并向梁母道谢。
“不客气不客气。”梁母笑容满面,“星星,你也有礼物哦,喏,这个包包漂亮吧?你上学可以背。”
她从那个叫小敏的女孩手里接过一个背包,祝繁星认得,这是一个潮流品牌,张思彤就有一个它家的包,基础款都要卖七八百,眼前的这个包至少值一两千,天啊!这和给红包有啥两样?
但到了这份上,祝繁星也没法推辞,只能收下:“谢谢阿姨,让你破费了。”
梁母说:“哪里破费?就是个小姑娘背的小包包。”
一直待在边上的女孩叫梁知敏,是梁知维的亲妹妹,祝繁星把那盒巧克力送给她,梁知敏眨巴了几下眼睛,说:“星星姐姐,明天就是情人节了,这个巧克力,你是不是应该送给我哥哥呀?”
陈念安:“???”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