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
漫长且折磨人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除了郭晓春,寝室里的三个姑娘纷纷准备回家。祝繁星第一个走,把家里的地址留给郭晓春,让她31号直接过去就行。
郭晓春告诉过祝繁星,放假第二天,她就要去店里上班。她找的工作在市中心的步行街,是一家卖钱塘土特产和各种小玩意儿的商店,规模不小,店员有三四十人。寒假是旺季,游客们来钱塘旅游,大多会去步行街游玩,但有些老员工过年想回家,老板为了生意,只能招零工,工资其实不高,郭晓春选择这家店,纯粹是因为能包吃包住。
祝繁星也想趁着寒假出去打工,本来,她是想去那家海鲜酒楼重操旧业的,但陈念安不同意。他说国庆节做迎宾就算了,现在是冬天,哪怕迎宾小姐们穿着加绒的旗袍,站在门口也很冷啊,他怕姐姐被冻坏。
祝繁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那站七八个小时的滋味,至今仍让她心有余悸,她的确怕冷,还不想让陈念安每天晚上顶着冷风去接她下班,于是,迎宾工种被两票否决。
郭晓春说步行街上几乎所有的店寒假都缺人,老板最喜欢招的就是本地人大学生,因为不用安排住宿,脑子聪明,素质高,又听话,反正工资都是透明的,每天一两百,建议祝繁星去那儿问问。
祝繁星真去了,先去找郭晓春,看到她穿着店员制服,负责在门口吆喝卖货:“正宗钱塘丝绸围巾!百分百真丝!厂家直销啊!十块钱一条!二十块三条!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祝繁星笑得不行,在步行街上逛了起来,郭晓春说她是一家家店去问的,因为她要找能包住宿的店,所以找工时还费了一番工夫。祝繁星不用店家安排住宿,找的就特别顺利,老板们看她长得漂亮,几乎家家都要她,最后,她选了一家卖丝绸制品的专卖店,成了一名导购员。
这家店卖的可不是十块钱一条的“真丝”围巾,里头最便宜的一条围巾都要两百多,一条真丝吊带睡裙一千五,一套真丝睡衣三千多,还有各种真丝的床上用品,动辄几千上万块一套,祝繁星摸摸那料子,确实是好东西。
她的底薪是一百一天,外加提成,工作时间是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半,算晚班。丝绸店里的顾客逛的多,买的少,祝繁星很轻松,只要陪着介绍就行。店长招她时就有自己的考量,事后证明很有眼光,有些逛店的有钱人看到这么漂亮的导购,会觉得这家店很高端,真的会刷卡买单。
祝繁星第一天上班就卖出了一套价格上万的婚庆款床上用品四件套,乐得她躲在厕所都想笑。
就这样,祝繁星和郭晓春一起在步行街打起工来,一个在街西头,一个在街东头,晚上下班后,一个回学校,一个回家。
到了1月31号,郭晓春不能回学校了,祝繁星在她的店门口等她,把她的小箱子放在自己电动车上,她骑上小电驴,郭晓春踩着自行车,两人一起回光耀新村。
步行街离光耀新村不算近,骑行距离7公里,祝繁星骑得不累,只觉得冷,郭晓春就不一样了,四十分钟骑下来,身上居然出了一身汗。
到家时,已是晚上十点多,祝满仓睡觉了,陈念安在等她们,他帮忙把箱子拖进屋,又给姐姐摘下头盔,问:“冷不冷?”
“还行。”祝繁星甩甩头发,拉过郭晓春,说,“这是我室友郭晓春,你见过的,你就叫她晓春姐吧。晓春,这是我弟弟陈念安,你也见过的,叫他小陈好了,我还有个弟弟叫满宝,已经睡着了。”
郭晓春说:“小陈,你好,这两天要麻烦你们了。”
陈念安说:“不麻烦,姐姐,晓春姐,外头风大,你们先进来吧。”
祝繁星拉起郭晓春的胳膊:“来,我家很随便的,你别拘束。”
郭晓春走进102室,换好拖鞋后,祝繁星领她去朝北的次卧,陈念安把箱子也推了进去。
屋里暖洋洋的,郭晓春环视着这个房间,面积大概是十一二个平方,粉绿色的墙面,深紫色的窗帘,摆着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和一个大衣柜,东西很多,却不凌乱,桌面上一尘不染,还有几个可爱的小手办,各种细节都能显示出,这是一个妙龄少女的房间。
陈念安早早地为姐姐打开了热空调,他穿着一身厚厚的藏青色居家服,袖口有一圈白绒,胸口处印着一只小熊,郭晓春看着他,想起祝繁星在寝室常穿的那套衣服,除了颜色是粉红色,别的细节和陈念安这套一模一样。
陈念安发现郭晓春在看他的衣服,也低头去看,以为自己衣服上有污渍。
“没脏。”郭晓春说,“我就是在想,这套衣服,你姐姐也有。”
“当然了,是我买的呀。”祝繁星笑着说,“这是亲子款,别人家都是爸爸一套妈妈一套宝宝一套,我们家刚好也是这么个配置,就一人一套咯。我自己还多买了一套,在家里穿的,黄颜色,一会儿你就看到了。”
“姐姐,你们肚子饿吗?”陈念安问,“我今天包了些饺子,有玉米猪肉馅,还有芹菜猪肉馅,你们要吃吗?”
他和祝满仓都放寒假了,姐姐出门上班,他就负责在家做家务、做饭、管满宝,白天时闲的没事干,干脆包了一堆饺子。
“吃吗?”祝繁星看向郭晓春,没等她回答,已经帮她做了决定,“吃吧,一人来一碗。”
郭晓春点点头:“好啊。”
“要什么馅儿的?”陈念安又问。
祝繁星说:“唔,我要芹菜的,晓春,你呢?”
郭晓春迟疑了一下:“我和你一样吧。”
“你好像不爱吃芹菜啊。”祝繁星回忆了一下,“对,你不爱吃芹菜,你说过的。小老虎,你两个馅儿各来十个吧。”
郭晓春说:“这样就要煮两回了,太麻烦你弟弟了。”
“不用煮两回。”陈念安比划着说,“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