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听到了一户烈士家属的传言。
老夫妻两人一共生了三子一女,如今三子都已经为国捐躯,只留下女儿在一旁照顾两人,但是女儿身体不算很好,而且工作很忙,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磕磕绊绊。
因此这对夫妻,便故意设计了老夫妻的女儿,成了这个女儿的救命恩人,以此来接近这对老夫妻。
起初的时候,两人只是想要打听清楚这对老夫妻每个月具体能领多少钱,看自己能不能从中赚一笔,
毕竟三个儿子,各个都有抚恤金,女儿早些年是战地护士,如今是医院的护士长,没结婚没孩子,每个月的工资不低,一家三口肯定有不少人盯着,这种人反而不好下手。
但是接触之后才知道,老夫妻两个身边除了女儿并没有什么亲近的人,就连和邻居们的关系都普普通通,因此两人下定决心从这户人家这里捞上一笔。
但是随着越来越熟悉,夫妻两人的想法也一变再变,最终萌生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们准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老夫妻的女儿杀掉,如此她们夫妻两人就可以直接住过来,占据老夫妻的房子,领着老夫妻的补贴。
况且这对老夫妻早些年也是有工作的,只要老夫妻愿意张口,轻轻松松就能得来两份工作。
等工作到手,他们就能变成堂堂正正的城里人,一辈子都不用愁。
因此夫妻两个专门制定了针对老夫妻女儿的计划。
对方是个护士,每个月都有夜班,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动手的,为此两人准备了许多工具,甚至将对方上下班的时间,附近的道路情况,全都摸透了,为此还想办法购买了许多工具,只等着下手。
不过在两人真正动手之前,警察们的动作更快一步,将两人抓捕入狱。
第65章
这个案件,在街道办引起了很大的动静,街道办再一次开始持续开会,紧抓各种补贴,之前贫困救济户的补贴也被重新彻查了一遍。
贫困救济户的标准是前几年统一定制的,如果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五元,就可以向居委会申请救济户补助。
只不过救济户补助如今一直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每个居委会辖区都有明确的人数规定。
每年到重新评定救济户补贴的时候,居委会和街道办都热闹至极,如今上级通知彻查救济户名单的事情,集体都忙碌起来。
程织如今和胡秀秀虽然分管妇联方向,但如今救济户补贴是街道办的大事情,程织自然也跟着忙忙碌碌,最终确实查出来许多不符合实际补助的家庭,程织也因此一天到晚都在开会。
与程织相反的,是顾一舟的情况,他变得清闲下来。
红医站的班底已经越来越完善,如今也不是疾病高发的季节,顾一舟之前准备自己做实验,如今手头需要的草药已经差不多了,只等着和医院打过申请之后,用医院的实验室来进行下一步动作。
顾一舟注意到程织如此繁忙,便将家里所有的事情全都一手包揽,担心程织中午在食堂的饭菜不合胃口,顾一舟还会每天送饭。
如今程织的同事们全都知道,程织找了一个个高腿长,做饭还超级好吃的丈夫,夫妻两个感情很好。
“今天又有梨汤啊?”中午下班,程织一眼就看到了在办公室外面,拿着食盒等待的顾一舟。
“再喝一天就不喝了。”程织失望的表情一览无余,顾一舟忍不住轻轻拍了一下程织的头,但依然没有松口。
程织加班忙碌,这两天上火严重,需要喝梨汤去去火。
程织将食盒接过,两人走到办公室外面的凉亭吃饭。
“最近是比以前清闲很多吗?其实不用每天过来送饭的,食堂的饭菜也不错。”程织一边吃饭一边同顾一舟闲聊,“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如多看看书吧,我高中的课本都找出来了,你看到哪里了?”
程织之前专门询问过顾一舟。
顾一舟初中读完去了乡下,之后并未读高中,前段时间稍显清闲的时候,程织每天晚饭之后都会帮顾一舟补课。
顾一舟是个很聪明的人,很会举一反三,学习进度也很快。
只是这几天程织一直忙碌开会调查,下班时间晚了很多,吃完饭后恨不得沾床就睡觉,学习这件事情,自然也只能靠顾一舟自己了。
“别担心,你之前给的计划很好,我在按照计划慢慢来,如果不放心,等你忙完这段时间,可以检查。”顾一舟笑着,缓声同程织说起自己的学习进度。
高中书本上的内容,对顾一舟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为了不让程织担心,所以才选择了按部就班,一点点来。
“今天一大爷问起你,让你如果有时间的话,去一趟食品厂。”顾一舟将今天听来的消息告诉程织。
程织点点头,心中大概率明白是什么事情。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到时候一起去吧。”程织将最后一口梨汤喝下,顾一舟一边收拾餐具一边点头。
“今天真的是最后一顿梨汤,明天就没有了。”看出程织喝梨汤时候的不情愿,顾一舟又重复一遍,决定等会儿去供销社看看,能不能买到排骨。
“其实梨汤挺好喝的。”程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又看了一眼表情认真的顾一舟,还是加了一句,“但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啊。”
“我们应该追求一下新鲜感。”程织觉得自己说的十分有道理,抬头看向顾一舟,等待着顾一舟附和自己的想法。
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