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接着再往里翻,从里面取出一个大概有5升容量的绿色长方形金属铁桶,铁桶的拧盖上还封了一层塑料薄膜,桶身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着“柴油”。

  船舱里储存的抽水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等之后路过水质比较优越的水域,先给储水层灌满水后,就可以给养殖船舱底层的水库换水。

  两件实用的物品都堆在脚边,继续往渔网里翻,这一次翻出一个矿泉水瓶装的银白色金属瓶,矿泉水瓶只有巴掌大小,瓶身上同样用黑色记号笔写着“糖”。

  海贝拧开金属矿泉水瓶的瓶盖,一股浓郁的玫瑰花香扑面而来,里面是花生米大小的滚圆糖果,糖果是粉雪一样的奶油浅粉色,不仅形状浑圆无瑕,而且粒粒都是相同大小,明显是出自统一标准的生产线。

  海贝捻了一颗糖果送入口中,拧好瓶子的盖子,防止香气逸散。

  入口后玫瑰花香更为浓郁,糖球的外壳粉碎在齿间,口感像是挤压成型的方块砂糖,咬碎后有种别样的沙沙口感。

  最让人惊喜的是糖球的中心竟然还有夹心儿。虽然夹心只有黄豆粒大小,却是真正的玫瑰花酱,还能尝到大块的玫瑰花瓣。

  玫瑰花瓣咀嚼起来的口感还很新鲜,不是那种放置得太久了之后失去质感的花瓣,这糖果怕是也做成没多长时间,应该不是从快递喷泉中所得。

  海贝仔细地品味唇齿间的玫瑰花香,感慨着在海上种植一船玫瑰,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体验。

  玫瑰香糖果倒是非常适合冷天烤火时使用,吃一颗,船舱里能香一天,希望以后自己能有机会买点可以吃的花瓣,从这个角度来看,说不定还有希望买到花蜜。

  不过能碰到什么可以交换的商品全凭运气,如果所有的漂流船都单纯得随波逐流,那船与船之间相遇的几率就大大减少。

  海贝至今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可以做交易的漂流船,都是耗费着数倍的动力能源改变漂流方向。

  海贝把拿出来的柴油放到抽水机的旁边,碎冰机先充上电,装着玫瑰糖的罐子放在身边,调低控制台面前的座椅,舒舒服服得坐在椅子上查看渔网里的东西。

  这一次,海贝从渔网里摸出一个白色搪瓷制作的密封牛奶罐。这个密封罐大概只有不到一升的容量,顶盖的两端有一对可以把盖子紧紧扣在密封罐上的卡扣,罐口的双耳上还有一个结实的提梁。

  这一次罐身上没有标注,不过罐子上手不算轻,里面应该装有东西。

  海贝掰开卡扣,闻到熟悉的椰子油的香味。里面是大半罐凝结成固体的椰子油。看椰子油表层的纹路,这一罐大概率没有使用过。不过海上生活也没得嫌弃是不是二手物品,

  也不知道这个椰子油是不是出自于海贝交换过的那个漂流基地,不过这个密封罐真的挺漂亮也挺实用,以后就是自家漂流船上的油罐。

  现在渔网里只剩下最后一个黑色塑料袋,海贝解开袋子的封口,发现里面是熟悉的牛奶袋样式的软胶袋包装,巴掌大小的灰绿色袋子仅有10个,每一袋上面都用红色的马克笔写着大大的“化肥”字样。

  化肥啊!这不是巧了嘛!一会儿就去给种植箱里的幼苗分箱!

  东西拿完,最后只剩下地上的渔网。金属渔网明显是特殊材质制成,整个渔网都是扁平的金属线编织而成,没有施加外力的时候,这些扁平的金属线有数据线那么粗,线与线之间的缝隙趋近于无,只能允许水流渗出。

  当有外力存在的时候,这些金属线可以拉伸到几倍长,而且回弹后完好如初,完全看不出撑过的痕迹。

  海贝试着将一小块渔网拉伸,发现网眼至少可以拉伸到核桃大小,拉伸后的金属线会变细变薄但柔韧性依旧。

  这个渔网可比小网兜结实多了。

  海贝再一次梳理自己的随身空间,腾出空间把金属渔网和玫瑰糖都装进去。以后下海捕猎的时候,即使没带鱼篓也可以使用金属渔网袜捕获大型虾蟹了!淘汰下来的小渔网则直接扔在常用的工具堆。

  既然有了化肥,那给种植箱里的植物分苗就提上了日程。化肥的使用量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不过10包化肥的包装都还非常严密,看起来还能再放一阵子,海贝决定先使用自己储存的肥料。

  仓库里翻出一个比脸盆还大的空贝壳,再摸几块残破的贝壳片,贝壳片敲成小块扔到锅炉里煅烧。

  加工这个东西肯定有非常严重的气味污染,海贝先换了一身专门用于劳作的衣服,这才套上防水服,拎着储存肥料的塑料桶到外侧亲水平台操作。

  储存的肥料和煅烧过的贝壳碎块在空贝壳里充分反应,海贝捏着鼻子躲到一边,想着这个大贝壳一会儿是要不得了,生石灰遇水加热沸腾,臭气更是飘出老远。

  这个气温下,贝壳里面的东西降温很快,天黑之前就有望收工。

  种植箱里先铺一层沙子让底部的出水口可以轻松渗水,然后再铺上一层碾碎的淤泥混合制作的肥料,肥料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沙土混合物。

  这一层水泥土盖的比较深,主要是为了避免自己经验不足,肥料放多了烧苗。

  最后才把长得比较茁壮的幼苗移植到专门的种植箱,浇足定根水。

  最初的一把种子发芽率高达一半,海贝后期便又补发了一把种子,两批种子下土的时间不过相差几天,后一批下土的种子已经有些长得非常茁壮,想来是因为物种差异。

  在这些植物没结果之前,海贝也认不出这些幼苗到底都是什么,于是便都按照大型爬藤植物的类别来给它们划分地盘,万一划分错了,大不了再移植补充。

  因为这种粗犷的划分方式,仅仅现有的绿苗就种满了一个半船舱,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

  收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