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的海蛇挤在一起,还在不停蠕动在彼此的身上攀爬,就像是凌乱的粗绳锁绞在一起,涌动的绳结让海贝头皮发麻。
自己的本事自己知道,海贝可没有徒手捏海蛇的本事,这些蛇可不是在友好得彼此攀爬,有些已经被啃食成了红白相间的骨架子。单看这些骨架子的残破程度,就知道这些海蛇的牙口有多好。
就算这些海蛇无毒,一条扑上来咬一口也让人招架不住,这么多的海蛇也不是热武器能处理的,单是目测怕是也要有过万只,这数量委实让人眼晕。
海贝在这一刻特别庆幸自己有随手关门锁窗的习惯。
站在最高层的甲板上观望,不管是内围水域还是漂流船外面,水面上都有海蛇浮游,不过外面的密度没有内围水域这么恐怖。
海贝的视力不错,没有在二层甲板发现这些蛇的踪迹。
谢天谢地!
幸好这些海蛇没有往船上攀爬的能力,要不然除了闭门不出,海贝想不出第二个抵御办法。
这些海蛇这很可能不是真正的蛇,不具备爬行的能力,而是某些比较像蛇的细长条鱼类。想起鳗鱼的美味,这些海蛇看起来都没有最初那么渗人了。
希望海蛇只是路过的鱼群,而不是遍布这片海域的物种,要不然这几天可就要不好过了。
虽然现在海蛇最多只是爬上亲水平台,但海贝实在没有勇气凑近观察,就连看久了也觉得不太舒服,于是放弃观察,给自己找点事做,从种植船舱的顶层打开内部通道,下到一层养殖水池给小海鸭喂食。
从今天开始,所有的小海鸭都改为喂食淡蓝色小鱼。不用再捣碎鱼肉,想想就很快乐,又少了一项琐碎的日常活计!养殖水池里小鱼的覆灭率并不高,以小海鸭如今的食量,顿顿喂食活的小鱼,一个水池也能吃上个把月。只要不出意外,船舱里的储备足够越冬。
给每只小海鸭喂食了两条小鲜鱼,又在笼子里放好装满水和鱼虾粉的贝壳。海贝觉得总要多补点钙,海鸭才会好好下蛋,又给锅炉房添置了一批燃料颗粒,确保锅炉不会熄火,这才离开养殖船舱,准备自己的早饭。
起床时天色还不错,这一会儿功夫,漂流船上方已经汇聚起低压压黑沉沉的云层。总感觉又要下雨的样子。
海贝连忙搬运了一些生活物资进种植船舱。如果今天下雨,那自己可能会选择在种植船舱休息。
眼见今天又不能下水,早饭吃的比较清淡,只用两条小鲜鱼煮了一锅水草汤。吃完早饭,就可以处理之前泡上的种子。
种子的表皮大部分都已经泡软,有些甚至已经能够看出拱出的痕迹。
海贝选择了一处温度比较高的种植箱作为育苗箱,把这些种子分散在沙土种,等哪个长成健壮的幼苗,就转移到单独的养殖箱。
刚吃完早饭,暴雨就如期落下。
这一次落在甲板上的雨滴里竟夹杂着晶莹的小冰渣,虽然冰渣在甲板上转瞬即化,海贝还是感受到了这场雨带来的切实的冷意。
一场暴雨来得快,走得也急,拢共也就下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雨势停歇,海贝从顶层再次出门查看,海面上的海蛇群已经尽数散去,再也寻找不到踪迹。倒是亲水平台上还残留着不少黑蛇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突如其袭来的暴雨冰晕。
送上门来的食材不要白不要。
海贝换上了身絮着夹层的东西,戴上厚厚的塑胶手套,衣服外面又套上滑溜溜的防水服,从楼梯下到到亲水平台。
不管地上的海蛇是真不动还是假不动,远远得先使用铁铲死命拍上几下,便是假死也拍成真晕,捡起后先把蛇头给削掉以防后患。一路安然无恙,从内外两侧的亲水平台上捡了数百条的海蛇。
海蛇暂时堆积在沥水篮,海贝清理干净亲水平台后,查看了养殖在内围水域的渔网。
渔网里的鲜鱼被霍霍了不少,有大鱼被停啃食得快变成了骨头架子,倒是水域里的植物没怎么被吃过的样子。
但仍旧有渔网里面多了些活着的海蛇。为免后患,这些海蛇都被海贝想办法给处理了。长了尖锐牙齿的海蛇头则全部扔进渔网里喂鱼。
收获的海蛇全部开膛破肚,洗干净后再扔回沥水篮控水。忙碌的中途还不忘了给海鸭喂一顿饭,自己的午饭则是暂时省了一顿。
海蛇的蛇胆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功效,比起特殊功效,更怕它们会有毒,内心纠结了一阵,还是把这些蛇胆连同内脏都扔了。
最后一条海蛇处理完毕,差不多又到了傍晚时分。
种植室有滴灌系统,不用担心浇水的问题,倒是小海鸭们一顿饭都不能少。
雨已经停了很长时间,看来今晚不用住在闷热的养殖室,海贝带着已经晾晒得不再湿漉漉的海蛇到中央船舱处理。
新得的咸水葡萄因为最近的低温和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基本上没出现什么缩水。
海贝取了一半的咸水葡萄,切开果壳,收集起其中的果汁,表面已经没有多少水分的海蛇肉泡进咸水葡萄的果汁里腌渍。就这样泡上一段时间。晚上睡觉之前,把这些海蛇肉甩干水分,用针串到绳子上,晾晒到通风透气的窗户旁。
有了这一层盐水壳,腐坏变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若是还有不好的兆头,还可以再使用柴火烘烤成鱼干。
挂好这些风干鱼,海贝也打着哈欠进入了梦乡。第二天醒来后出门观察,海底的地貌和植被看起来昨天没有多大区别。想起那些密密麻麻扭动的海蛇,也不知道它们都藏在哪,海贝就歇了下水的心思。
海贝一大早就就拆了五袋鸭饲料,两袋已经有了微妙味道直接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