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离去,孟泓霖一家四口一辆马车,孟家双亲和孟五娘一辆马车。
入了马车,孟家人都忍不住打开礼盒,孟母是一对金制的龙凤镯,她瞬间笑成一朵花,立刻给自己戴上,欢喜的不知怎么才好。
孟父也迫不及待打开自己的礼盒,是一柄玉如意摆件,东西是极好的,可是对孟父来说很鸡肋,他更想要孟母手中的金镯。
“五娘,你看看跃儿送了你什么?”孟母催促。
孟五娘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绒花头面儿,芍药花瓣重重,以假乱真,鲜艳动人。
孟五娘喜欢的不得了。
孟父道:“她那么本事,就送家里人这些玩意儿。几朵花就打发了。”
孟五娘解释道:“爹,这是绒花,曾是贡品,现下流传开也价值不菲,京中仅有几个大铺子有售。”
孟父被反驳,面子挂不住:“一点东西就把你收买了,眼皮子浅。”
孟五娘不吭声了。
孟母对丈夫不赞同道:“你怎么说话呢。”
孟父哼了一声,但也抱着玉如意不丢手,同时对孟五娘道:“你一个寡妇用不上那样的好东西,回头拿去卖了换钱。”
孟五娘瞳孔一颤,不敢置信的抬起头,见孟父神情严肃,不是开玩笑,孟五娘心头一凉。
“可…”孟五娘脑子飞快转动,揪着衣裙,紧张道:“…可这…这是阿姊送的,之后不见我戴,她或许会不高兴罢。”
孟父眉头皱的更深了,却没有第一时间呵斥。
孟母也迟疑道:“跃儿今日对我们亲近些了。”她指孟跃今日给他们送了东西。
孟五娘喉头滚动,略略急切的重复:“阿娘说的对,阿姊第一次给我礼物,如果下次见面我不戴,阿姊以为我对她不亲近,惹的阿姊不高兴,以后阿姊可能都不给家里人东西了。”
最后一句将孟父说动了,遂不言。默许孟五娘留下了绒花。
孟五娘忙不迭将盒盖盖上,马车到家门,她匆匆下马车回了屋。
第127章
中州粮商行头的于海等人回去后,犹豫着是否向靠山告状,参孟跃一本,然而孟跃升官的消息传来,一群人老实了。
“虽然没赚,但也没怎么亏,咱们走南闯北,心有天地,莫与她一般计较了。”一名粮商道。
另一粮商附和:“是极是极,况且孟将军好吃好喝招待咱们,几个月下来,咱们还圆润不少。”
“对对对,说的有理……”
于海冷眼瞧着,天塌下来,这些粮商嘴都还硬着。
他闭上眼吐了口浊气,罢了,民不与官斗。再者,倒霉的也不止他们这些人。
他都打听到了,京中富商花高价买的烈酒方子,孟跃反手又卖他人。
炒菜法子就更惨了,孟跃不但多方转卖,甚至在灾地免费教学。
听说京中富商知晓后,当场气晕,搁床上躺了大半个月。偏偏孟跃不是普通人,被坑富商顶多指责孟跃不守信用,旁的却是做不了。
但很快天子下旨,因于海等人救灾有功,免他们一年商税。
意外之喜有木有。
之前竞价买烈酒方子的大酒(冤)商(种),因贡献卓越,免两年商税。
圣旨传至大酒商家中,除了免两年商税,还夸大酒商心系百姓,宅心仁厚。大酒商当即头也不晕了,心口也不疼了,当天能绕宅子跑三圈了,还将圣旨供起来,一家老小上三炷香,而后红光满面出门去,呼朋唤友谈天地。
什么大骂孟跃狡诈无良?
没有的事,孟将军一等一的大善人,大能人。
奉宁帝费了些笔墨,多掰几道圣旨褒奖,又免商人或一年商税,或两年商税,不但消了商人怨气,还哄的人眉开眼笑,双方都满意了。
但若一开始,要这些商人真金白银买虚名,免一两年商税,恐怕也是不应的。
可见任何时候,都是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被孟跃坑的商人们:好像哪里不对?
孟跃微笑:没有哪里不对。
商人们:………
算了,那不重要。
商人们得了实惠,对外也说起孟跃的好,而随着厨神争霸一事传开,孟跃在当地救灾的种种善举也流传开来。
孟跃在坊间的名声,一日好过一日,有读书人感其举,特意编了打油诗,因着朗朗上口,不但大人记上心,孩童们也传开了。
民间纷纷道:生女当如孟家女。
茶楼酒肆,十个话题中有五个都在谈论孟跃。
“我曾亲眼见过孟将军,一等一的俊俏,我在街边看呆了,没想到孟将军向我望来……不瞒你们说,当时孟将军真有神佛悲悯众生的神圣性。”
另一人好奇:“不是说孟将军身有八尺,肌肉虬结,拎一把百来斤的三尺板斧嘛?”
“哪听的谣言,孟将军是女子,又不是大汉。”
那人还不服:“孟将军已至而立,却还未许人家,可见是面相凶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