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开学了
林晓染也来了,她就站在村长身旁,见人们对自己的决定不满,就道:“大家要是对我办的学堂不满意,可以让孩子去临江镇上读书,那边非常公平。”
这时就有乐意出头的村民道:“林姑娘,我们不是对你不满。你看你家大业大的,就将男孩子的书本和笔墨纸砚都免费提供一下呗,我们大家对你感激不尽。”
林晓染道:“我再重说一遍,要是有那人家让女孩子来学堂骗取笔墨纸砚,回家给男孩子用的,我就将你家的男孩女孩一并开除。而且女孩也不能来学堂混吃混喝,要好好读书,月考不及格的话也是要开除的。”
众人一听这话,人群中顿时就有不少人低下了头,还真有这么打算的。
林晓染冷笑一声,接着道:“你们不妨将目光放得长远些,女孩子读书对家里一样有好处,读过书的女孩子将来可以嫁到更好的人家,将来也会对你们娘家有更多的助力。”
村长这时清了清嗓子道:“希望小学招收六岁到十二岁的男孩女孩,超过这个年龄段的不予录取,学校的地址就在周童生家里,家里有适龄儿童的现在就可以来我家报名,我是希望小学的名誉院长。”
林晓染看着村长那得意洋洋的表情,心里暗乐,让村长担任学堂的名誉院长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希望小学,毕竟村长在这平安村里说话还是很有威信的,村民们都很信服村长,也能免去很多麻烦。
名誉院长也不是白干的,林晓染一年给他开十两银子的工资呢。
村长将事情说清楚,就让大家伙散去了。
人们一边走一边议论纷纷,都对林晓染这样重女轻男表示不满,于是就有人动起了歪心思。
接下来几天,村长都在忙着买教室和招生。
经过村长媳妇的讨价还价,林晓染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将周童生的院子给买了下来。
这个院子很大,正房三间带东西两个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
虽然都是土坯房,但房屋修缮得很好,冬天不冷,夏天不漏雨。
林晓染决定暂时先用着这个院子,等化冻后,就在村口盖一座砖瓦结构的希望小学。
林晓染决定正房东屋用做男学生的教室,西屋用做女学生的教室。
中间的堂屋用做饭厅。
三间西厢房用做夫子的起居室。
另外厕所需要再加盖一间,男女厕所分开,毕竟现在男女学生都有,下课的时间不一定能够所有同学上完厕所。
房子有了,就开始置办桌椅和请教书先生了。
村里就有木匠,林晓染就让李婆子去木匠家里定做了二十套桌椅。
木匠很实在,一套桌椅只要一百文。
木匠不识字,所以牌匾林晓染是去镇上的木匠铺子定做的。
三天后,村长将学生的报名名单拿给了林晓染。
男学生一共三十六名,女学生只有十四名。
人数挺多,桌椅就不够用了,林晓染让李婆子再去木匠家里定做二十套桌椅。
然后林晓染就带着柳翠烟去了西关县城。
虽然不想和杨问之见面,但请先生这件事还得麻烦杨县令,毕竟他认识的读书人更多。
杨县令对待林晓染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既不疏离,也不过分热情,让林晓染长出口气。
林晓染说明来意后,杨问之马上道:“还别说,你的运气不错,我这边有两个去年考中的秀才,二人还是堂兄弟,因着祖父过世,需要守孝三年,这三年没法考举人。
而且他们家境困难,正想找个学堂当先生呢。你每月给五两银子的束修很高了,我帮你问问,他们一准儿会同意。”
林晓染道:“那就多谢杨大哥了,希望小学揭牌开学时,我想请杨大哥前去镇镇场子,不知你有没有空?”
杨问之笑道:“希望小学是一大善举,我自然要去参观一下。”
林晓染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学校规模很小,等盖好新教室,还得请县令大人前去揭牌剪彩。”
杨问之笑道:“那是自然。”
二人又说了几句闲话,林晓染就告辞出来。
二人没有立马回平安村,而是去了麻辣烫铺子。
因为赵家三姐妹过完十五就来了麻辣烫铺子帮忙,不知道她们干得怎么样。
见到郭掌柜,林晓染就问了问姐妹三人的情况,郭掌柜笑道:“她们三个都是能干的,而且不怕苦不怕累,跑堂和后厨都干得很好。而且柳枝和柳叶算账学得很快,下个月就可以把伙计辞掉让她们三个顶上了。”
林晓染听此也就放心了,就带着柳翠烟去书斋买笔墨纸砚。
初学者使用中等的毛笔即可,太差的毛笔不行,会让初学者基础打不好。
中等的毛笔五百文一枝,中等的砚台五百文一个,一条松烟墨也是五百文。
一刀中等的宣纸也要五百文,一刀纸是一百张。
所以一套中等的笔墨纸砚就要二两银子。
林晓染一口气买了二十套。
三字经的书籍一两银子一本,林晓染买了二十本。
这一下就花出去六十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