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70

未愈的太康公主,懒懒扫了一眼, 冷笑一声:“都用在歪途上了, 刘瑾说他每天都在被窝里偷偷摸摸要写话本,好好的孩子都被一些人带坏了。”

  “不坏的。”太康公主明明都要睡过去,但还是挣扎着睁开眼睛, 给自家哥哥辩护了一句, “好的。”

  张皇后点了点小孩的脸颊:“真是好赖不分了, 娘这么照顾你, 你怎么不说我好啊。”

  虽是两岁的孩子, 但脸上却没有多少肉, 整个人瞧着有些憔悴,模模糊糊间把脑袋塞进娘的胳膊里, 也跟着说道:“好的,都好的,娘也好, 哥哥也好。”

  “真是乖啊。”张皇后心都化了,贴了贴自己女儿的小脸蛋。

  等小公主彻底睡了过去, 脸颊也泛出一丝红晕, 张皇后脸上的笑意才缓缓敛下, 摸了摸小孩的脸,低声说道:“那个李广的符箓也不知道有没有用,秀儿这么多日了,怎么还没好?”

  春桃欲言又止,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那边朱厚照踩着还未融化干净的雪,一个人走得飞快,身后的刘瑾谷大用等人小心翼翼跟在身后,担心地念叨着。

  “小心一点,别走快了,地滑。”

  “天色还早,陛下定还在处理政务呢。”

  朱厚照丝毫不理会几位长随的担忧,小短腿倒腾得更快了,小脸被吹得红扑扑的。

  从江芸芸离开后,这位小太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主动要求读书了,一开始是皇后教的,但她不喜欢朱厚照这么早读书,怕伤了身子,所以教起来慢慢吞吞的,后来两位舅舅更不行,字也不认识几个,几个陪读年纪小,也都还没开始读书,笨笨的,所以小太子就盯上他家爹了。

  朱祐樘见儿子这么认真聪慧,小小年纪不排斥读书还主动要求读书,自然是高兴坏了,亲自担负起启蒙的重任。

  今日一行人刚到殿门口,就看到内阁首辅徐溥被萧敬扶着上了轿子,随后一个脸色严肃的中年人匆匆走来。

  “看来今日陛下很忙。”刘瑾谄媚笑着。

  朱厚照看了他一眼,却也没说话,然后脚步一转打算从侧门进去。

  谷大用见状,嘴角一弯,讥笑一声。

  刘瑾绞尽脑汁也没想明白自己是哪里得罪小太子,只能讪讪地跟在殿下身后。

  养心殿的太监们看到殿下自然又是一阵忙活,朱厚照坐在椅子上乖乖喝了一口热茶,然后开始看书。

  他已经学会三字经了,现在在学千字文,他学的很快,马上就要学完了。

  “这个字不认识了。”好一会儿,小太子肥嘟嘟的手指指着一个字苦恼说道。

  能被挑选到太子殿下身边的人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识字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

  刘瑾积极凑过来打算大献殷勤:“这句话是‘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说的是老树的根蜿蜒曲折,落叶在秋风里飘荡。远游的鲲鹏正独立翱翔,直冲布满彩霞的天空。”

  朱厚照又奇奇怪怪看了他一眼,突然扭过身子,用手捂住书本,然后背对着他。

  刘瑾大惊失色。

  “我去找爹。”朱厚照跳下椅子,准备去前面找人。

  “殿下不能去,陛下再和朝臣商量要事呢。”刘瑾下意识伸手去拦人。

  一侧的张永连忙拉住他的手,委婉说道:“若是看到有要事,殿下又不是调皮的人,肯定会知道,自己回来的。”

  “一个奴才要有奴才的本分。”谷大用冷笑一声,低声说道,“少做些不三不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刘瑾脸色青白交加,若非现在大庭广众,怕是要一打二,直接撕起来了。

  朱厚照抱着小册子躲在门后,听这里面有人说话。

  “……只留下一个活口,如今正在琼山县做县丞,此案涉及当年的县令,海南卫,甚至还有知府,只为钱财杀人满门,太过恶劣……琼山县令江芸惊闻此事所以密上折子……”

  ——江芸!

  朱厚照什么也没听懂,但耳朵在听到江芸二字时还是动了动,脑袋往前面伸了伸。

  ——他好想和江芸一起玩啊。

  ——那些长随好无聊,还会告状。

  小太子嘴巴瘪了瘪,太委屈了。

  “那就让锦衣卫即可赶往琼山县,督查此案,定要把人人赃并获……”屋内,朱祐樘的声音愤怒响起。

  ——锦衣卫。

  小太子歪了歪脑袋,把手中的千字文塞进袖子里,然后悄悄从另外一个侧门溜了。

  谢来应召赶来时,突然看到柱子后面有一个小脑袋正眼巴巴地看着他。

  两人对视一眼,许是都有点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皆愣在原处。

  没多久小孩眼睛一亮,直接跑了出来。

  小孩子穿着明黄色蟒服,脖颈绕着一圈奶白色的绒毛围脖,脚蹬黑色毛茸茸靴子,头戴虎皮小帽,露出的一双眼睛又大又圆,跟个小老虎一样。

  谢来身后的小黄门惊叫;“太子殿下。”

  朱厚照蹦蹦跳跳跑过来,看着那小黄门惊慌失措的样子,板着脸说道:“不要叫,不然我就叫人打你板子。”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