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的,衡父去了户部,四月初一就去报道,一般来说住在大小时雍坊,上下值是最方便,南薰坊也不错,但院子并不便宜,但想来徐家并不缺钱。”李东阳解释着。

  江芸芸现在也算对整个京城的坊间布局很清楚了,所以一下子就明白李东阳说的话。

  她已经不合适蹭住徐家了。

  “京城物价好贵啊。”她嘟囔着,“我没有钱。”

  她花钱颇为大手大脚,之前带来的银子已经花得不少。

  李东阳笑了笑:“天子脚下,自然没有便宜的,你可以仔细考虑一下,若是一个人住不放心,我让徵伯来陪你一起住。”

  江芸芸连连摆手:“还是不耽误他读书嘛,我到时问问楠枝和幺儿。”

  “现在谁不知道跟你这江小解元读书的个个都能成为进士,我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早点把我那不争气的儿子送过来。”李东阳打趣道。

  江芸芸听得脸色微红,小手都摆出花来了。

  徐家一个小院住了七个进士,这在京城可是难得的新闻,一时间明时坊的房价暴涨,尤其是豆腐巷和包铁胡同的房子,身价骤然翻倍。

  “你那个模拟考为什么这么厉害?”李东阳好奇问道,“还是跟外面说的一样,是因为你厉害。”

  江芸芸惊恐摆手:“不不,是模拟考这个办法厉害,用考试来应对考试,就像玩泥人一样,我现在是照着会试来捏,自然事半功倍。”

  李东阳不解:“什么意思?”

  “就是我这个模拟考其实是把考试的形式搬出来,你看我的卷子类型和会试题型是一样,会试的第一场是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是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第三场则是经史策五道,我按照这个模式出题,让他们强化读书的记忆,加上不停的出题目,久而久之,考生的脑子就会被考试同化,等到了考场,第一能应对各种问题,第二也不会紧张,第三就是大量的刷题后,考官其实出题的范围是有限的,四书五经,经义解释,其实内容已经大同小异。”

  李东阳面露惊讶之色。

  江芸芸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这样不好。”

  “你想的办法,你却觉得不好?”李东阳更是不解。

  江芸芸没说话,只是看了李东阳一眼,欲言又止。

  李东阳虽然和这个小师弟见面的机会不多,但两人早早就在文字上有过交流,所以李东阳很早就知道小师弟脑子里总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甚至有些能称得上惊世骇俗。

  “你是又有什么见解吗?”李东阳直接问道。

  江芸芸捏着手指,小声比划着:“有一点。”

  “那说来听听。”李东阳做出洗耳恭听的姿势。

  江芸芸想了想,眼巴巴问道:“那你会跟老师告状吗?”

  李东阳一本正经说道:“我好大一个人了,怎么还会告状啊。”

  江芸芸狐疑看着他。

  李东阳非常严肃地看着她。

  江芸芸信以为真,随后小声说道:“因为模式会越来越僵硬,你看一旦我的办法推广出去,是不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效仿。”

  李东阳点头:“听说现在外面就有不少学堂引进你这个模式了,甚至还有书商找到商机,出了很多带题目的选本,听说带有历年考试的题目一本十两还供不应求。”

  “家学渊源的本质是知识的一脉相承,师兄学的是诗经,徵伯学的也是,听说伯安家也是世世代代学诗经,家中子弟只要科举都是如此。”江芸芸话锋一转,又说道。

  李东阳眉心微动:“我读书多年自有自己的经验,徵伯跟着我学就能避开我当年的错误,也会学的比我更好。”

  江芸芸点头:“是这个道理,传承不外乎如何,又比如谈家世代学医,如今医术最为拔尖的是小辈淡老夫人的孙女,谈小大夫,但读书和行医又有些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

  “读书是目的吗?”江芸芸问。

  “目的?”李东阳不解。

  “行医的目的是救死扶伤,医术需要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精进传承,从最开始的神农尝百草,医术初始,到现在内外伤病都有书籍病症参考,谈家于内科颇为精通,其中谈小大夫又精通妇科,但他们的目的是救人,那读书的目的是为什么?”

  “自然也是救人,他们只是在身体上,我们可是为更多百姓。”李东阳强调着。

  “那所有读书人都会治世吗?所有读书人都能成为好官吗?”江芸芸那双漆黑的瞳仁,安静注视着李东阳。

  李东阳沉默了。

  “所以现在读书的目的是科举。”江芸芸轻声说道,“是为了当官。”

  李东阳想了想,又说道:“这也无可厚非。”

  “自然。”江芸芸笑了笑,“谁不想过人上人的日子,这本就没有错。”

  李东阳看着江芸芸,好一会儿又问道:“这和你的科举模拟考有什么关系。”

  “我的模拟考和读书治家的传承并未区别,甚至更好操作,更能成功,它不需要考生有良好的背景,富庶的生活,它只要考生能吃苦,只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去看各大房选的题目,甚至和同学相互交换,他们的成功也是可以预见的。”江芸芸说道,“所以我说不好。”

  “读书治家也不好?”李东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