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p; 她心满意足地揣着小匣子去找钱庄了,两刻钟后,存玉随便走进了一家最近的钱庄里里,跨过大门便看到里面人来人往,生意极好的样子。

  一个学徒打扮的小姑娘笑容满面地迎上来:“万事亨通,客官有什么事吩咐我就好。”

  存玉多看了她几眼,好奇地问:“你们店里有很多女学徒吗?”

  学徒笑着点头:“是的,不过客官可别小看我,我算账可是第一流的,唯一比不上的就是我们掌柜身边的言姑娘。”

  存玉浅笑:“既如此,便劳烦姑娘帮我将这些金银换成银票了。”

  学徒敏锐地注意到此人说的不是银子而是金银,瞬间明白这是个大主顾,便引着存玉饶过几道门进了一处有半幅隔帘的地方坐下。

  小隔间里安静了许多,存玉把匣子打开放到桌面上:“有劳了。”

  学徒取出里面的金稞子,却顿住了,这金子的形状,不是大小姐之前画的样子吗?她抬头看看面前这个人,心里了然。

  是她家姑爷。

  存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看到学徒拿出金子后看了她一眼,脸上的笑容便真诚了许多。

  她不知所谓,于是有些小骄傲的想,肯定是因为她有很多钱。

  学徒拿着一个小秤,连算盘都没用,半晌便算出了总数:“一共是七千四百五十三两七钱银,大人要换多少银票。”

  存玉说:“全换了吧。”知云三月初七过生辰,今天已经是二月十一了。

  学徒麻利地从身后的檀木柜里取出银票来数好:“一共是十四张五百两的银票、四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剩下的三两七钱换不成银票,我给大人先存进钱庄里,可以吗?”

  存玉点点头。

  “大人稍等一下。”学徒掀开帘子走出去,也不管桌上大喇喇放着的银票,不一会儿取来一个烫金的册子。

  她坐下来,笔端飞快游走,嘴里像是例行公事般随口一问,“敢问大人尊姓大名。”

  “萧存玉。”

  不过片刻,学徒合上册子把银票递过去:“好了。”

  存玉讶然,这么简单的吗,她怎么记得之前去别家换钱很麻烦的。

  学徒又问:“大人还要再取钱出来吗?”

  存玉接过银票,摇摇头,她又没存过钱,账里总共只有才存进去的三钱七两而已,又取出来做什么。

  她折好银票放进荷包里转身从钱庄出去,身后高高的牌匾上是四个偌大的字——何氏钱庄。

  早春的路边,风信子和二月兰已经盛开了,存玉在沁人心脾的花香里思索着送给知云什么生辰礼物好呢。

  琴吗?——已经送过两个了。

  香方?——除了已经绝迹的香方,知云什么都有。

  那书画呢?——算了吧,知云又不怎么喜欢。

  存玉左思右想半天,已经从一条街逛到另一条街了,还没想出要买什么,她摸摸腰上的荷包,怎么有钱了还花不出去呢?

  她正琢磨着,便听到不远处有两个打扮鲜亮的小丫头在笑着吆喝:“今春的首饰出来啦,都是别家店里没有的,诸位进来看一看呀。”

  她们身后是高高的三层楼,装饰清新明丽,上面是行楷写就的珮月阁。

  其中一个女孩声音响亮地说:“不知有多少人在我们店里买了首饰回去哄得自家夫人喜笑颜开的。”

  另一个女孩应和道:“不知道给心上人送什么的来我们店里准没错。”

  “金饰玉器、珍珠翡翠”

  两个小女孩还在一唱一和地揽客着,存玉已经果断抬腿走进去了。

  珮月阁从外面看已经足够美轮美奂了,一进去却更觉富贵逼人。

  一个不过十四五岁的姑娘过来招呼她:“大人可需要我介绍一二。”

  存玉摇摇头:“我自己看看吧。”

  姑娘并不强求,笑着转身离开。

  店里清一色放着檀木柜,各种首饰被放在铺着软布的盒子里展示出来,存玉走到一排玉簪前停下。

  柜面上十几支玉簪一字排开,她一一看过去,大多都是花纹式样的,形状很好看但玉质并没有很好。

  她又去看另一边的发钗,比之知云平日戴的差了很多。

  难道说好东西都在二楼?

  存玉抬眼看楼上,那里人数明显比一楼少,她转身上去,环顾一圈后果然发现质地明显见好。

  就像眼前这个鱼戏莲叶式样的青玉簪,不仅触感细腻,而且还依稀和知云日常佩的有几分相似,只是没有那么精致罢了。

  她又看到一个杏花形状的步摇,抬手准备拿起来看,便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萧大人也来买首饰吗?”

  存玉回头,便看到秦少栖身穿常服站着,不远处是一个年轻女子在挑首饰。

  她之前远远见过秦夫人一面,认出来后扬唇一笑:“一直听说秦将军夫妻恩爱,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秦少栖闻言,不好意思地笑笑,又说:“大人好雅兴,自己家的”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