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

/>   当然了,白莲教人并没有暴露身份,胤礽之所以知晓,还是与自身的敏锐程度有关。修·真之人,本就和世俗隔离,自然与常人有所不同。

  就算换了石蕊来,石蕊也能够一眼分辨出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

  最主要的是,胤礽能分辨出谁是白莲教的人,还归功于妩荭。谁让她‘无意中’透露,她占据高位的兄弟姐妹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衣服左袖上绣一朵白莲。

  太过于明目张胆了。可惜的是,平日里有人瞥见,都会无意识的忽略。

  这就是灯下黑。

  往往让人忽略的灯下黑。

  胤礽刚一坐下,刚让卖馄饨的老板按照老规矩给他煮一碗清汤馄饨时,就瞥见了另一桌同桌吃饭的几个男女,不管身上穿的衣服颜色,左袖都无一例外的绣了一朵白莲。

  胤礽轻轻一瞄,就收回视线。

  等清汤馄饨一上来,就丝毫风声未漏,好整理瑕的用汤勺舀着馄饨来吃。顺便一心两用的,用十分好的听觉,偷听旁桌的几个白莲教成员,用地道的山西方言说话。

  “前儿传来信息,说是吴红(妩荭)小师妹失手,被那狗太子发现了身份。”

  “狗太子怎么发现的?不会是有人出卖吧!”

  “不知。我只知如今吴红小师妹已经被那狗官关进牢房,不日就要问斩。师兄师弟师妹,俺们当初可是立了誓,要共进退同生死。俺有心劫法场,救出吴红小师妹。不知师兄师弟师妹三人,愿不愿意和俺同路。”

  “自然愿意。”

  异口同声的回答响亮亮的。胤礽敏锐的感觉,正在煮馄饨的小摊老板,身子抖个不停,显然被白莲教教徒,明目张胆的说要劫法场,给惊骇住了。

  胤礽心中凉凉一笑,开始吃剩余的馄饨。

  这些二百五,真的当朝廷是摆设。清朝廷再怎么不济,收拾几个毛贼还是很容易的。

  一碗清汤馄饨,吃得再慢,也很快就吃完了。

  吃完之后,胤礽为了打听消息,又点了一份外卖,打算带回去给观音保尝尝。依然没有听出个所以然来。就是一个意思,准备杀往陕西,解救同门师妹出牢笼。

  从道义上来讲,很讲江湖道义。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嘛,就是地地道道的乱党。

  反正在胤礽看来,因为白莲教的缘故,民间很不安稳。基本上每逢天灾,白莲教的教众就会跳出来为非作歹。

  每每都以天赐符水为名,蛊惑百姓,还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

  “前明时候,白莲教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势要颠覆前明江山。如今前明覆灭,又道‘反清复明’。真要没私心也就罢了,我这个地道姓爱新觉罗的太子,都没觉得大清治理国家的某些理念很合理。可白莲教啊白莲教”

  胤礽摇头自言自语一番,拎着打包好的清汤馄饨,淡定且自然的回了府衙后宅,成功收获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狗勾一只。

  “这清汤馄饨真够鲜的。”

  观音保连连赞叹,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姐夫好,出去吃一餐都要想着自己,真的不管哪里都不太像身为太子的人。相反特别像寻常百姓家的姐夫,对妻家幼弟的关爱。

  “街头小吃不精致,却胜在味道鲜美。”胤礽坐在观音保对面喝茶,顺便慢悠悠的说话。“孤记得京里靠近八大胡同的地段,就有家卖馄饨的。他家的馄饨才叫鲜。”

  胤礽记得清清楚楚,那是因为小时候跟着康熙出宫时,康熙第一次带着他去吃的。鲜汤馄饨的鲜美,胤礽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而这应该也是他直到现在,还对馄饨味道念念不舍的缘故。

  绝对不是因为他和康熙第一次以普通父子的身份相处。

  “爷也去吃过那家的馄饨?”说到这儿,观音保就来劲儿了,忙不迭就开始小嘴巴巴,说起了那家的招牌鲜汤馄饨到底有多鲜。

  无非就是用大骨加老母鸡一起的熬的汤。

  就和开水白菜一个道理,看着汤水透亮,实际上鲜美异常。当然了,人家开水白菜是国宴的标准,鲜汤馄饨是寻常百姓家都能吃得起的美食。

  “不过最近好像涨价了。从十个铜板一碗涨到了十五个铜板。”

  “哦?涨价?什么原因?”胤礽不免好奇的问。

  “应该与旱灾有关吧”

  观音保摸了摸脑袋,说得有点言不由衷。

  主要不是很清楚,像观音保这种出生世家,如今亲姐又嫁给太子的少年郎,哪里清楚物价。也就时常出门玩耍,记忆又好,才记得了这么一出。

  “等回京城,我就去了解。”观音保信誓旦旦的道:“作为爷的奴才,我可得学会面面俱到。”

  胤礽无奈的轻笑。“行,爷等着。”

  又说了一会儿话,沈大人的家眷就亲自来询问胤礽有什么忌口。胤礽摇头说自己没什么忌口的,让沈夫人看着做就是。

  与在陕西时相同,都是府尹家眷兼顾照料他的饮食起居。至于随行的侍卫官差,同样是府尹夫人安排。只不过前者吃的小灶,后面的则是大锅饭。

  一个精致,一个粗糙,完完全全没有可比性,要说有共同点吧,大概就是味道都差不多,毕竟都是同一位大厨做出来的。

  其实说起来,胤礽在吃食上很随意。这和上辈子的经历有关。修·真之人大多不重口欲,一旦闭关,基本上都是靠磕辟谷丸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