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胤祺?”等这太监一离开,黛玉立即便走到胤祺的身旁,紧紧地握着胤祺的手,胤祺身上早就没有差事,此时正是康熙上朝的时候,连散朝也等不及,令他即刻入宫,必然不是小事。
帝王之心,变幻莫测,尽管具体何事暂时未明,但眼见着是祸非福。
胤祺捏了捏黛玉的手心,示意她安心:“放心,没事。”
那太监无缘无故的,突然提到江南,便是给他暗示了,而他与江南交集不多,想必是琉璃一事被闹了出来。
胤祺既然敢做这生意,就早就想好了应对措施。
“估摸着是为了琉璃一事。”胤祺漫不经心地说着,眼中全没有将要被康熙问罪的惶恐。
这却是胤祺与黛玉早就商量过的情形,两人也商议过应对之法,两人有把握康熙不会追究。
但帝心难测,他们的应对是否有效,还得看康熙的想法,毕竟他们五阿哥府,确实是做了生意,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想必在康熙眼里,胤祺不仅与民争利,还自甘堕落。
但事已至此,担心无用,黛玉接过雪雁送来的斗篷,踮着脚披到胤祺的肩上,拍了拍上头的浮毛,边系着绸缎带子边说道:“我们赚了这么多银子,也是够用了,宫中现在才知晓此事,已经比想象中晚,你入了宫,不要和皇阿玛顶撞,按照我们商定的法子来,千万不要冲动。”
胤祺抚摸着黛玉瓷白的脸颊,温润的手指沾上去,只觉着透心的凉,胤祺深知黛玉性子机敏,但最是多思,他不放心将黛玉一个人放在府里提心吊胆,柔声说道:“我明白的,你不要担心,有一件事还得请你去做。”
“什么事情?”黛玉的声音轻飘飘的,唯恐声音大了就惊吓到什么一般。
“皇玛嬷年岁大了,前头的事情别吓到她,你入宫去陪着皇玛嬷可好?”胤祺同样轻声地说出了他的请求。
黛玉眨了眨眼,被风吹得略显苍白的唇扬起:“交给我,你也放心。”
夫妻二人一前一后的上了马车,往紫禁城走去,等到了宫门口再分道扬镳,一个去了乾清宫,一个去了宁寿宫。
宫女掀开帘子,黛玉刚走进去,便见着风风火火走出来的皇太后,皇太后身旁,站着眼角微红的宜妃。
“好孩子,你来了,”皇太后拄着的拐杖在金砖上敲地哒哒作响:“我听你额娘说有不长眼的找胤祺的麻烦,放心,我这就去找你皇阿玛,不许他罚胤祺。”
浓厚的佛香味在宁寿宫里盘旋不去,平心静气的香料也无法让皇太后冷静,她一想到胤祺要被康熙责骂,心便格外疼,一刻也不能等,就要去乾清宫里找康熙理论。
黛玉忙将皇太后拦住,此事还无需惊动皇太后的地步:“皇玛嬷,”黛玉笑盈盈地走到皇太后的另一边,搀扶住皇太后的胳膊:“五阿哥入宫前还和我说呢,让我放心,今儿个没什么大事。”
柔软的鞋底踩在厚厚的羊毛毡子上,悄悄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皇太后止住脚步,被黛玉一劝,她心里头的担忧缓解了几分,狐疑地看着黛玉:“你说得可是真的?”
宜妃也同样怀疑地看着黛玉。
唯恐这是胤祺两口子为了让她们安心而编出的瞎话。
黛玉丝毫不慌,她仍旧笑意盈然:“我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骗您,皇玛嬷您孙子的本事您还不清楚吗,那些小人作祟伤不到他,您就放心在这儿等着五阿哥给您请安。”
说完,黛玉抬头,向宜妃使了个眼色,宜妃虽然也慌张,却比皇太后要冷静几分,见着黛玉胸有成竹的模样,宜妃深吸口气,与黛玉一道劝起皇太后,好说歹说,才止住了皇太后立时过去乾清宫的念头,踏实在宁寿宫等着。
西洋钟的上纯金的秒针一格一格走过,不大的声音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格外突出,扰得人心烦意乱。
皇太后时不时地看着那西洋钟上的时间,等着胤祺过来,宜妃手里雪白的帕子都要拧成了麻花,虽然没有皇太后明显,但她时不时地往门外瞥两眼的眼神,泄露了她同样的不安。
暗暗叹了口气,黛玉心知胤祺让她入宫,许是已经猜到了这般情景,这正是她显本事的时候,遂打起精神与皇太后和宜妃说了些五阿哥府里最近的事情,黛玉本就是口齿伶俐之人,五阿哥府里的一件小事,被她绘声绘色地一说,莫名地添了许多趣味。
皇太后和宜妃的心神不由被吸引过来,聚精会神地听着胤祺的宫外生活,佛香味慢慢变淡,宫女们蹑手蹑脚地进来换上新的佛香,听得入神的皇太后和宜妃也没有注意到。
而被皇太后和宜妃如此担忧着的胤祺,此时正在乾清宫中。
乾清宫里,康熙震怒之下令人将胤祺唤入宫中,但五阿哥府所在的烧酒胡同与紫禁城毕竟有些距离,一来一回需要不短的时间,更何况胤祺还有接旨,换衣裳,所费时间更长。
在等待胤祺入宫的时间里,康熙将收到折子上需要商议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又声音沉沉地询问大臣,可还有其他要事相商。
谁都知晓康熙此时心情不愉,谁也不想去触这个霉头,乾清宫里文物大臣如鹌鹑一样,闭着嘴缩着脖子,半晌没有人言。
只那个参奏胤祺的御史,昂着头格外得意,就算因为他的参奏触目了康熙,被惩罚,那他也算青史留名,他日史官修史,必然有他这不为皇权,为民发生的强御史。
更别提让他写这折子,他收到的钱财了,总之是不亏的。
乾清宫门外的日晷上的影子一寸一寸挪,时间过得越久,乾清宫里便越安静,静默站在朝堂上的大臣们,在心里将这梗着脖子的御史骂了个狗血淋头。
五阿哥若今儿个上朝就好了。
等的时间愈久,大臣们心中愈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