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朝堂起波澜
公府后院。
云绫静静地坐在院子里,仰头欣赏着月色,正值春寒料峭之时,于她而言却毫无影响。
倏地,院外传来脚步声,一听那声她便知晓来者是谁,正是她在等着的钱来和安庆之。
二人带来了燕王府和韩王府的消息,今日的确是热闹得很。
燕王府那边,过去的多是左右金吾卫将校,这不难理解,毕竟上一任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就是傅明洮,军中心腹众多才是常理。
而韩王府就复杂了,郑国公韦嗣忠、彭城郡公徐有年为首,去的多是关中世家和澄心书斋出身。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与傅明徽走得颇近的兵部尚书杜进用今日并未出现,另外还有一些澄心书斋出身的官员也选择了观望。
听罢这些,云绫着重问道:“可见着唐国公派人过去?”
“不曾。”安庆之摇头回道:“唐国公自回到长安后便闭门不出,整日含饴弄孙,只偶尔见见前去拜访的韩王,其他人等一概不见。”
闻言,云绫微微颔首,没再多问,只让二人继续监视着两处王府的动静便让他们回去了。
同一时间,承明殿内,张泉也在禀报着燕王与韩王的动静。
天佑帝听罢,摇了摇头,淡淡道:“燕王还是太嫩了,区区些许将校如何能抗衡得了有重将支持的齐王?韩王,拥趸皆是文臣,还被那丫头分化了不少,手中无兵,终是难成大事。”
说罢,他侧头看向一旁安静坐着的韩元让,问道:“唐国公,您就这么看着您那弟子苦苦挣扎,不帮一把?”
闻言,正在闭目养神的韩元让淡淡回道:“陛下,那虽是老臣的弟子,但老臣也只是教导其读书明理罢了,权力之争是他自己的选择,老臣也是有心无力啊。”
话音落下,天佑帝不由暗自腹诽了一句老狐狸,却也没再说下去。
韩元让曾是他的左膀右臂,其有多少能量他再清楚不过了,若是愿意出手,韩王未必没有机会。
不过,这老家伙摆明了不掺和,他这个皇帝也是没法逼迫的。
这时,韩元让突然睁开了眼睛,看向天佑帝道:“陛下此时召老臣入宫,应该不只为了此事吧?”
闻言,天佑帝沉默一瞬,点了点头,淡淡道:“天下方经大乱,亟需有德重臣稳定朝堂,不知唐国公可愿再助朕一臂之力?”
“陛下,朝中后起之秀不少,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老臣年老体衰,恐难当大任。”
“唐国公,后起之秀毕竟年轻,经验欠缺,还需有持重老臣坐镇,方不至于惹出祸事来。”
韩元让沉默许久,终是不情不愿地说道:“陛下,辽东公孙氏辅国百载,忠勇可嘉,您委实没必要如此防备。”
天佑帝默然,半晌方才叹息一声,徐徐道:“安世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他朕还是放心的。云绫那丫头心或许是好的,但朕已经把握不住她了。”
闻言,韩元让眼底闪过一抹精芒。
当一个皇帝自觉无法把握某个臣子时,会发生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但听天佑帝的语气,似乎又不准备对云绫做什么,只是想让他重新出山制衡一二。
他相信天佑帝很清楚他家儿媳妇与云绫的关系,所以让他来制衡就真的只是为了制衡而已。
思索许久,韩元让还是答应了天佑帝的请求,愿意重新出山辅政。
天佑帝似乎安心了,露出了二人见面以来唯一一次真诚的笑容。
翌日,群臣上朝之时发现久未露面的唐国公韩元让竟然来了,皆是议论纷纷。
待到天佑帝宣布对韩元让的任命,又引来群臣一阵窃窃私语。
尚书右仆射,加太子太师衔。
谁都知道韩元让是韩王之师,此时加封太子太师是何意?这由不得群臣不多想。
再说尚书右仆射,虽然位在左仆射公孙安世之下,但公孙安世敢做韩元让的主吗?
这位可是与燕国公公孙弘并肩携手半辈子的主,说是看着公孙安世长大的也不为过,尚书省今后以谁为首可就两说了。
韩元让重新出山,似乎对韩王极为有利。
不管别人怎么想,得到消息的傅明徽是极为兴奋的,有了师父坐镇朝堂,他自信终于有了与齐王一争高下的资本。
若是云绫得知傅明徽的想法,或许只会笑笑。
她回来就曾对天佑帝说过,她不准备给燕王、韩王任何机会。
是以,当夜她便开始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