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爹,买它

  孔夫子考教完后对着何老头和李大柱,“这孩子还算不错,现在交了银钱明天带着书本笔墨纸砚来进学吧!”

  “好,我们家离得有些远,让孩子住学堂。”

  孔夫子点点脑袋,“进学五百文一月,住宿加三顿九百文一月,被褥用具都需要自己带。”

  李大柱也算是这里老“顾客”了,自然清楚这里面的规矩。

  “好,以后诗广就麻烦孔夫子了,”说着把早就准备好的银子递过去。

  孔夫子接过银钱只是嘱咐他们明天辰时上课别迟到就走了。

  李大柱也带着两孩子准备去街上,“爹,这是四丫娘一点心意,”从背篓里拿出两双布鞋递给他。

  何老头接过看着上面密集的针脚内心轻叹一声,“你们有心了,以后叫她少做这些,我鞋够穿。”

  李大柱傻笑一声带着孩子们走了。

  他知道岳父一直对他还心存疙瘩,嘴上不敢跟他保证什么,但他一直有努力让四丫娘过上好日子。

  “走,明天要进学,带你去买一套笔墨纸砚。”

  “爹,不用,家里还有。”

  “那些留着下次用又不会浪费,你第一次进学自然得买新的。”

  ...李诗广小脸上再一次被感动,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读出个人样来,“好。”

  李诗文拉着他朝书肆跑,这是镇上唯一一间书肆,不算小,里面什么都有。

  还没进门就有股浓郁的墨香,这让李诗文有片刻晕眩,好像又回到了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时代。

  这里一排排的书看得人眼花缭乱,兄妹俩在伙计的介绍下选了一套最普通的笔墨砚台,纸也用的最便宜的,墨汁滴上去会晕开的那种。

  就这还掏了五两多银子,难怪供不起读书人,这花钱如流水还没算新做的衣裳书袋笔筒。

  “启蒙书家里有就不用买了,走咯!给四丫买花布去,”李大柱掏银子时眼睛都不眨一下。

  实在不是他不心痛,而是这么多年早就麻木了。

  “不要花布,麻布就行,”自己衣裳烂得快,她稍微一个不注意就扯个洞,好布在她手上只会被糟蹋。

  “小娃娃就要打扮得漂漂亮亮。”

  在李大柱和李诗广的强烈要求下还是买了块花布,同时也如李诗文买了块麻布。

  路过肉摊买了两斤五花肉,最后一站才去的打铁铺。

  “闺女,你要买什么?”

  李诗文没理他,只是跑到武器那边一一盯着看了个遍,在心里比划着什么武器最适合她?

  倒是一张小弓适合她,但一问价格又让她退缩了。

  况且,她也不会拉弓。

  “那这个匕首呢?”就一铁的用不了多少银子吧?

  “三两,”

  铁匠毫无温度的声音打断了李诗文幻想。

  ...再贵也要买,“爹,买它。”

  李大柱纠结了,不是他不舍得,而是,这么多银子买个匕首回去他们父子仨都会被老太太满村子追。

  “这,,”

  “我自己买,回去就还银子。”

  “啊?”

  李大柱还在晕乎乎中,李诗文已经走到他腿边可怜兮兮的抱着他大腿仰头看着他。

  李大柱哪里受得了闺女这眼神,后槽牙一咬,“买,”打一顿就打一顿吧!闺女好不容易除了肉有个想买的。

  三人背着三口大锅从打铁铺出来时外面下起了小雨。

  给李诗文打了把油纸伞,父子两个戴上了斗笠,没做多的停留三人匆匆往家赶。

  回家正好赶上吃午饭,带回来的肉也让李诗蝶切了炒了些大蒜叶。

  吃过饭后听着外面的细雨,一家子围在桌子上听李大柱汇报今天情况。

  李诗文早就在回家时就把三两银子还给李大柱了,此时她没跟他们凑一起,而是去了隔壁布大夫家。

  “布爷爷,我来帮你磨药了。”

  “四丫呀!吃饱了吗?”

  “吃饱了。”

  “那你去药房等我,我去把药草拿过来。”

  “好。”

  “把这个切成你小手指这么长就行,这个要磨成粉,,,”布大夫说不动手还真不动手,指挥李诗文一个人在这又切又磨。

  把药草分类好天色都黑下来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接着来磨。”

  “哦。”

  出了门李诗文看着虎口处的小泡泡,用指甲一掐挤干里面的水留着皮应该明天就会好。

  李诗文睡前去了一趟李三柱他们屋子,李诗广和李诗默都睡这里。

  她刚进屋就被李诗默抱住,“四姐,你怎么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