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公平买卖

  脏乱的街道,凹凸不平的地面,还有那遍地的乞儿。

  这不是京师应该有的样子,至少不是朱由哲以前想象中的古都样子。

  他想象的应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应该是古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依。

  应该是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现在的这个算什么?

  不仅没有显现出半点诗意,反而处处透露出破败,宛如眼前的这个残破的大明王朝一样。

  一路无语。

  “陛下,到了,前面就是琉璃厂。”孟大春出声说道。

  “叫我老爷!”

  朱由哲提醒道。

  琉璃厂所在地本是大明工部五大工厂之一,但嘉靖年间修建外城,使此处变成了内城,不再适宜经营。

  原先的工厂迁到了城外,而这里就空置了下来。

  因为临近科考之地,大量科举士子在这里汇集。随之兴起的各种客栈、书店,当铺,以及古玩字画店。

  因而琉璃厂被称为京师第一雅玩之所。

  进去之后,乞丐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身穿儒服的学子、士子。无论衣衫干净与否,但穿的都是长衫。

  街道吵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走到一半,孟春指向前方,“陛……,不,老爷,前面的就是。最前面的是定国公徐允祯家的管家,旁边的是英国公张世泽家的,还有武定候郭培民、成国公朱纯臣、阳武侯薛廉等家的。除了个别勋贵,他们都在这里了。”

  朱由哲放眼望去。

  呵,半条街道竟被他们占了个满。

  几张桌子,几个椅子,十几个花瓶和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稀稀拉拉的摆放在街道一侧。

  两三个仆役打扮的人大咧咧的坐在那里嗑着瓜子,完全不理会过往的行人,瓜子壳丢了满地。

  也没人去看他们的东西,都是匆匆而过,唯恐惹下什么麻烦。

  看到朱由哲走上前,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浑不在意的问道:“诶!要买东西啊!”

  朱由哲拿起一个花瓶,“听说这些都是定国公府内的宝贝,价值连城啊!”

  山羊胡脸色倨傲,“知道就好。这个,五千两银子。拿了,快走。”

  “五千两?”

  蒋德璟露出惊愕的神色。“就这破烂?”

  山羊胡眉头一挑,“你这老东西,识不识货啊!这可是宋代皇家的花瓶,是我家老爷的宝贝,五千两给你都便宜了。你懂不懂啊!”

  蒋德璟气急反笑,“老夫不懂?还宋代,皇家?就它,它制作出来若超过一年,老夫我直接把它吃了。”

  “你这老东西,我看你是故意来找事的吧!”

  山羊胡一挥手,两个打手便围了上来。

  孟大春连忙上前,做出随时反击的姿态。

  朱由哲挥手让其退后,向着山羊胡撇嘴一笑,“买卖啊!总得有买有卖,还得让买家慢慢挑选。让我好好看看,说不得会多买几件呢!”

  山羊胡眼珠子转动了一下,“看来这位老爷是识货的,你慢慢看。但你这个仆人,最好让他闭嘴,否则我替你教训他。”

  蒋德璟哪里受过这样的气,怒目圆睁。但看朱由哲的样子,又不好现在发作,只能把怒气压了下去。

  “这个毛笔呢!”

  “后唐主李煜用的,世间仅此一个,五千两。”

  “这个玉环呢!”

  “周代的,五千两。”

  “这个是什么?”

  “夜壶,秦始皇用过的,也是五千两。”

  “怎么都是五千两?”

  “对,无论桌子、椅子,还是其他的?打折出卖,都是五千两。”

  正当朱由哲疑惑这些破烂怎么可能有人买时,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高瘦男子突然走过来,满脸恭维的问道:“是徐管家吧!”

  “你是谁?”

  “小的柳丁,是富源粮铺的伙计。我家主人听闻定国公有好东西要卖,特意让小的过来挑几件。”

  山羊胡顿时满脸堆笑,“原来是柳老板的人,那挑吧!”

  柳丁看了一眼朱由哲,“劳驾,您让一下。”

  朱由哲点了点头,主动向后退了几步。

  柳丁拿起朱由哲最开始拿起的那个花瓶,不断赞叹道:“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徐管家,这个卖多少?”

  山羊胡伸出手掌,“打折促销,每个都是五千两。”

  柳丁先是一愣,接着连忙道:“不贵,不贵,这个价格,也只有定国公这样的大善人才会卖给我们。”

  山羊胡哈哈大笑,“感觉便宜的话,就多买几个。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