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糯米包油条是常吃的,大家买起来没有心理负担,这炸鸡是真没见过。

  赵云惜第一天在陌生地方做生意,也没打算真的要卖很红火,先让别人知道有这么个存在就好。

  她们在江陵,也不是第一天就很好卖的。

  张镇还有些不好意思,他想吆喝,抿了抿嘴,又把嘴闭上。

  *

  隔壁是馄饨铺子,卖馄饨的老婆子从年轻卖到两鬓斑白,她身侧的位置人来人往,来回调整,她却屹立不倒。

  她这馄饨,皮薄馅儿大,汤也极鲜,她家里头的孙孙就靠这个在私塾读书。

  现在看到他们卖炸鸡,颇有些不以为然,这玩意儿,炸鸡肉谁不会啊,外面裹的面糊,她一眼就看出来了。

  然而——

  赵云惜把炸鸡切小些,谁来买都送一块尝尝,她人又和气,打扮的干净利索,那炸鸡的香味让路过的人实在走不动道。

  就算站在她馄饨摊前,视线也不住地往炸鸡上移。

  她皱了皱眉头,笑眯眯地招呼:“来碗馄饨?”

  那客人笑着问:“隔壁卖啥的?这样香?都闻不见你馄饨味儿了。”

  那炸鸡香味霸道浓烈,还有炸油条,都是旁人走不动道的存在。

  周婆子想想刚才吃的炸鸡,到底没说诋毁的话,不轻不重道:“就是方才刚摆摊的。”

  谁知——

  客人端着馄饨碗挤过去了。

  新摆的摊子,咋也要尝尝咸淡。

  他一凑过来,李春容就笑眯眯道:“大哥,吃馄饨啊,她家的馄饨可香了,我闻着就好吃,要不要尝口炸鸡?我家炸鸡皮酥肉嫩会淌汁,可好吃了。”

  “来一斤。”客人道。

  赵云惜笑眯眯地拿称给他称一斤,又称二两,笑着道:“谢谢你信任我们炸鸡,刚开业,多送二两。”

  二两肉不多,但也要花钱买。

  客人顿时一喜,将馄饨碗还回去,乐呵呵道:“那太感谢了!”

  众人一看,连忙问:“还送吗?”

  自然是送的。

  第一天,做了三只鸡,一个时辰就卖完了,这油炸的声音都没停过。

  “糯米包油条吃吗?我们的糯米都是江陵最好的糯米,吃起来软糯清香,可好吃了?”

  “来两个吧。”

  糯米包油条就更好卖了,是大家常吃的早餐。

  很快推车上的东西就空了。

  张镇早先见过娘俩摆摊卖吃食,再看还是觉得很震撼。

  几人推车回家后,李春容第一时间抱着钱罐子开始数,乐呵呵道:“今天备货少,赚得也不多。”

  统共三只鸡,一桶糯米。

  做惯生意了,她约摸出来了,但还是想数数。

  张镇也跟着数了一遍,他大为震撼。

  “一只鸡买来五十文,转手就对半赚,再有糯米包油条,一个二文,三个五文,你们真会做生意。”

  他赞同地竖起大拇指。

  红儿看着主家赚钱回来,有些懵,他家就卖这么点货,就能赚这些钱,实在厉害。

  那他陪着一起,还能多卖点,到时候都是钱。

  他老了,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卖点钱,够个头疼脑热的就行。

  “今天卖得好,明天是大集,只会卖得更好,到时候我们多做些。”赵云惜笑着道。

  她琢磨着,三个人卖货,还可以把排骨添上、梅条添上,这样卖得更多,把荆州府淌熟了,就能开店了。

  香露作坊的生意很稳定,但作坊转起来,她就没什么事做,摆摊也挺好。

  再者白圭往后用钱的地方很多,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在江陵,林宅能很好地庇佑他们,在荆州府,就要夹起尾巴做人,不惹事为妙。

  李春容把推车放在一旁,笑得见牙不见眼,她又操起老本行,越想越高兴。

  “争取多赚些钱,等来年开个门店,咱那四间门面开个什么店?”张镇见了钱,也开始想琢磨了。

  赵云惜摇头:“那先不着急。”

  对荆州府的了解不够,若是贸然行动,反而会下错误的决定。

  张镇和李春容一听,都觉得有道理。

  毕竟这些年,儿媳的决策鲜少出错,他们很是信服。

  “要不要也包馄饨卖?我们离得近,我可以担水过来。”张镇失了自己的职业,也有些慌。

  想着要是能卖点钱,也是极好的。

  赵云惜摇头失笑:“咱把现在的摊子先支应起来,做稳定了再说。”

  张镇想想也是,就不再多说。他就是想卖,他也不会做,也没见儿媳做过,估计也是不擅长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