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
,外人也罢,对白行简的要求似乎都不高,连他自己对自己都是如此,躺平得十分坦然。
可是现在,雁帅愿意信任他,将一副重担交给他。
白行简明知道拒绝是更轻松的选择,可是那句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最后他还是咬着牙道,“那我就试试。”
雁来假装没看出他的苦恼,年轻人,有点压力不是坏事。
谈完了正事,自然也要关心一下其他人。
雁来正与众人闲话,郝主任忽然快步走进屋子里,凑到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众人一看,立刻识趣地起身告退。
雁来也没有挽留,因为她现在还处在震惊和意外之中。
刚才郝主任说的是,“雁帅,有回鹘使者到洛阳求见,说是有回鹘可汗的亲笔书信要转交给你。”
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听错,但雁来还是忍不住追问了一遍,“谁的信?”
“回鹘可汗。”郝主任说,“使者说必须要亲手交给你。”
“行吧。”雁来站起身,“去看看是怎么个事儿,回鹘可汗怎么会突然给我写信?”
……
一刻钟后。
雁来瞪着手里的信,吃惊得下巴都要掉了的样子,一时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信烫手吗?”郝主任故意打趣道。
雁来干脆将这烫手山芋丢给了她,“你自己看吧。”
说着深深吸了一口气。
郝主任看了她一眼,才低头去看手里的信,然后表情也渐渐变得一言难尽起来。
周围其他玩家见状,顿时都好奇得不得了,但是当着郝主任的面又不敢探头来看,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两人。
郝主任看完,抬起头来,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对上众人期待的视线,她又看向雁来。
雁来摆摆手,“看吧看吧。”
在场不是郝主任这样的幕僚团成员,就是负责日常事务处理的官方人员,以及负责护卫雁来安全的精锐士兵,也没有泄密的可能。
信纸在所有人手中转了一圈,最后是张云敏这个跟雁来相对更熟悉的年轻人开口问道,“雁帅从前,呃……跟那位回鹘可汗关系很好?”
“异父异母的亲姐弟,你说呢?”雁来反问。
大唐的皇位传承虽然也有不少讳莫如深之处,但是跟回鹘比起来,完全称得上是传承有序了。
从天宝三年(744年)回鹘建国至今六十六年,历经九任可汗,其中有五个曾是咸安公主的丈夫,可想而知雁来这种没有血缘关系且不熟的兄弟姐妹会有多少。
“而且我是跟着阿娘住在可敦城的。”雁来又解释。
西汉时,细君公主和亲乌孙,却因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于是只能另外建造宫室居住。后来,这也就成了公主和亲的常例,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增建了布达拉宫、修了小昭寺,宁国公主和亲回鹘,也在当地建了可敦城。
可敦城独立于回鹘可汗的牙帐之外,内部一应建筑、服色和风俗都完全保持大唐旧样,跟随公主前往回鹘的侍卫、奴婢和官员也都住在可敦城里,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小小的国中之国。
所以客观上,雁来也不太有跟其他兄弟姐妹熟悉起来的条件。
众人这还是头一回听雁来提起在回鹘的生活,都听得津津有味,等她说完了才反应过来,“那这信又是怎么回事?”
雁来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将这封曷萨特勤写来的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把原身的记忆翻来覆去想了好几遍,怎么也没想起来自己跟他有过什么交集,以至于他在信里的态度会如此亲热、熟稔,甚至带着几分讨好。
呃,讨好倒是可以理解。
她现在怎么也算是个人物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她郭雁来跺一跺脚,大唐的地面都要抖三抖(并不会!),难道还不值得回鹘可汗屈尊讨好一下吗?
但是这种过分的热情就很难理解了。
好在信里只是大篇幅地描写了他作为弟弟对雁来的想念与记挂,没写什么雁来不记得的过往,雁来也只能干巴巴地说,“可能新任回鹘可汗就是这种人吧,哈哈。”
众人一想也是,十三岁继任的回鹘可汗,又是被权臣拱上位的,拎不清也正常。
不过他拎不清也就算了,难道回鹘的贵族和权臣也都拎不清吗?
这种近乎是国书的东西,应该由专门的词臣来起草吧?回鹘的官制一半是草原特色,一半是模仿大唐,也应该有类似翰林学士的配置。
她们哪里想得到,回鹘人这回因为是来攀亲戚的,所以干脆就让可汗亲自写了信。
真·亲笔书信。
“这些都不重要。”雁来很快又打破沉默,“信里的提议,你们怎么看?”
提到这个,大家可就都不困了啊!
曷萨特勤在信里拉完关系之后,就又提起,回鹘和大唐世为姻亲,一直交好,没想到现在大唐却出尔反尔,去年的绢马贸易一直拖延到现在都没有完成,回鹘想要找大唐讨回公道,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