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

掌管孩子的神。

  这些都是在宫里编书的那些文士家的孩子,因为家里离得近,口袋里也有零花钱,所以简直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基地。而这群小孩子的领头人,正是柳和娘。

  刚开始搬到老师家时,和娘还很不习惯。

  不过没多久,她就发现了有一个细心体贴的女性长辈的不同。虽然老师也跟阿爷和十叔一样,每天都要去宫里当值,却还是会替她梳头,给她买新的衣裳首饰,给她绣荷包……这些都是和娘从前未曾感受过的。

  而跟家人最不一样的,是老师很鼓励她走出家门去交朋友,而不是做一个饱读诗书的淑女。

  所以短短两个月过去,她身上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变得更自信、更明理,也更有主见。刚开始,只是薛涛后来收的几个学生每天跟着她,但不知不觉间,周围的小孩子都开始听她的话了。

  嚼着新鲜出炉的米花,几个玩家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件事。

  “要过年了啊!”

  去年过年的时候,雁来本人还在赶来长安的路上,自然也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新年活动。今年玩家取得的成就比去年更多、更大,眼看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当然要好好庆祝一下。

  哪怕大部分玩家都在忙着做任务,也会稍微抽出一点时间过来帮忙筹备。

  再加上洛阳如今又聚集了可以说是全天下最会读书、最会作诗,当然也最会炒热气氛的一批人,各种花样自然不会少。

  有大唐传统的习俗,也有朝廷从前的旧例,更有玩家带来的丰富玩法,这个年自然过得热闹又喜庆。

  挂灯笼,贴春联,宰年猪,熏腊肉,打糍粑,包饺子,舞狮,舞龙……只要能想得到的项目,都被玩家搬了过来,极大地丰富了仍在起步阶段的新年民俗活动。

  其中最受文士们青睐的,是贴春联。

  这个时候过年还只是在门上挂桃符辟邪,要到五代后蜀孟昶时,才会出现第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大唐才流行起来的律诗,尤其是五言八句的律诗,就是因为大唐科举以此为考题,各种诗会游宴又都需要即兴创作,才迅速风靡起来的。

  对对子的很多标准,本来就是从律诗之中化出,两者可谓是异曲同工。

  而相较于需要组织铺排、全篇相应的诗歌,对联显然更简洁、更适合现场发挥。所以一经创造,立刻风靡文人圈,一直火到后世。

  对完对联,还能将之写下来贴在门上,随时欣赏,就更是一件赏心乐事了。

  所以这几天,大家都暂时放下了手上的工作,聚在一起写对联。

  需要张贴对联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说他们自己家里,就是宫里这么多的房门,都贴一遍也是不小的工程。

  本来这样的活动,应该是没雁来什么事的。

  但也不知道是哪个玩家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的习俗,说她身为领导,应该给下属们赐福。于是别人写对联,花样翻新、条条不同,雁来就在一边反复写那个“福”字,写到最后人都麻木了。

  于是她也开始推陈出新。

  一个福字写出一百个样子。

  结果反而更受欢迎了,就连那些跟天兵没有太多来往的东都官员,也都主动过来求字。

  雁来也给写了。

  天兵现在几乎是明牌,而朝廷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那下面的人就不用太紧张了。

  所以以郑余庆为首的这些东都官员,也都很想得开,雁来到了洛阳之后,他们虽说没给天兵帮什么忙,但也没捣乱,一次都没找过存在感,只当自己是个隐形人。

  如此双方相安无事。玩家才能如此顺利地将洛阳当成自家大本营来经营。

  现在他们来求字,未尝不是一种示好,雁来自然不会拒绝。

  ……

  跟洛阳比起来,长安的新年就是另一种气象了。

  李纯的心情很不好。

  去年因为天兵突然冒出来,年就过得不太安生,从上到下都没什么心情庆贺。

  本以为今年会好些,结果今年更糟。

  赶在过年之前,名单上的官员们基本都把罚款给交上了,算是将这事翻了篇,但到底还是给朝廷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再加上天兵突如其来的大动作,更是让朝堂上下气氛沉闷。

  也有人提议,越是如此,就越是应该庆祝一番,去去晦气。

  若是放在从前,李纯或许就答应了。

  没有人会喜欢这种低迷的气氛,就算是粉饰出来的太平,至少看着是太平的。

  但这一年经历了太多事,李纯的心态从一开始的想回避矛盾,到之后的想要粉饰太平,再到彻底不装了大家一起完蛋……这番心理变化不可谓不剧烈。

  然而这对天兵有任何影响吗?没有。

  这让李纯很痛苦。

  他若是锋锐一些,或许可以像父亲那样豁出去拼一把,若是软弱一些,也能够像祖父那样苟且偷安,或者干脆愚笨一些,看不清当下的困境,自然就无需忧虑不甘。

  但偏偏他都不是。

  李纯不怕困难,但他无法接受失败,却又找不到成功的办法。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