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519国庆,关祖帝都行
道。
然后拿着瓶子就去找陈永仁了。
此次从帝都回来,自然带了不少礼物,都是帝都特色,什么故宫书签、丝绸围巾、特产美食京八件、驴打滚……
……
……
新的一天,
关祖正式投入工作,争做牛马!
来到五星集团大楼,
走进办公室,喝一杯牛马茶。
第一波汇报:方展博关于「太古集团沽空」9月30日交割,获得的利润。
扣除佣金、利息,总共赚了24亿港币。
因为关祖不在,所以是授权高晋去签字的。
第二波汇报:吴莲倩关于电子厂的调查进度。
“目前比较高端一点的电子厂,都集中在了大浦工业区。”
说起港岛的电子产业,是非常发达的。
60年代初,受到了港岛自由港进出口不课税待遇优惠、渠道多消息灵通的原因,几家美国著名电子公司到港岛设厂,装配分立组件,推动了港岛电子业快速发展。
到了1970年电子厂达 230家,雇佣工人 3.8万人。
80年代,港岛电子工业迎来第二波高潮,在大埔工业村先后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兴建了兴华、华科、爱卡等多家生产集成电路的工厂。
港岛电子工业不再局限于收音机、录音机、电子表、计算器等简单产品制造,开始涉足多层次线路板、电脑外围设备、高级通讯器材、音响等产品领域。
1989年港岛的电子工厂达到 2009家,出口值达到 558.18亿港元。
“兴华、华科……这是中资的?”
关祖一看这名字,就很熟。
吴莲倩:“兴华、华科都是中资的……其中华科,华润还是大股东……”
关祖:“…………”
没想到还绕回来了。
华润老熟人啊!
不过后世为什么会比较少听到这个公司呢?
后世听得最多的就是华为了。
关祖不知道的是,港岛的电子产业在90年代就逐渐没落了。
原因就是此时日本、韩国、湾湾和新加坡的政府都在倾斜大量资源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而港岛在英国“积极不干预模式”政策影响下,对半导体基本没有政策扶持,自生自灭。
还有个原因就是金融、房地产行业发达,大量资本和人才流向这些领域,而技术人才并没有增长多少。
此外,
在2000年左右,港岛政府提出的“数码港”计划,本来是想扶持本地互联网等科技产业发展,但最终却演变成了房地产开发项目。
最后冲击电子产业的机会,直接失去了。
关祖:“这些电子厂,现在如何?”
吴莲倩:“目前还是亏本的,或者不怎么赚……”
汇报之后,
关祖第一反应是,找华润朱先生。
……
……
10月7日,
阳光洒在港岛大浦工业区。
关祖、方婷、高晋、阿华等五星集团一行人在,还有华润的朱先生几人,在华科的热情接待下,来到了华科电子厂。
“欢迎关先生、各位前来参观华科电子厂……”
在总经理和工程师的带领下,众人朝着生产区域走去。一路上,总经理开始介绍起来。
华科电子在1983年成立,是华润集团携手原四机、七机、外经,联合在港岛设立了这家微电子企业,建成了中国首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算得上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过到了1988年的时候,几个股东退出,华润收购了他们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至于退出的原因,外界的猜测是亏钱。
关祖等人参观了晶圆制造车间……
然后还参观了集成电路车间……
还有集成电路封装……
以及光耦产品生产区域……
总经理道:“我们基本可以为客户提供从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的一站式服务。”
晚上,
关祖带着阮梅,拜访了朱先生家,吃了一顿晚宴,然后关祖和朱先生在书房里面,说起了自己的目的。
“我目前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技术,叫vcd……”
关祖说了一下vcd的优势
分辨率更高,色彩还原更好,且不受播放次数影响,始终保持清晰稳定;体积小巧易携带存放;存储方面,制作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