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340

将老爷置于死地,何其可恶!何其可恨啊!”

  “偏偏皇上竟然真的信了,明明老爷上表自辩,内容写得清楚明白,只要稍加查证就能得知真相,可他竟然就那样轻飘飘地视而不见,甚至下旨申饬,给了老爷最致命的一击。”

  何氏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中愤恨几欲焚天,“臣妇从未见过老爷那般万念俱灰的模样,即使当年被贬去喂马他也是挺直了背脊的,但是皇上所作所为却打断了老爷的脊梁,将他的一片赤诚踩了个稀巴烂!”

  宜敏闻言眼中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怒意,心中冷笑,跟皇帝谈赤诚?那跟对牛弹琴有什么区别?康熙本就是利益至上之人,视官员如棋子,视百姓如蝼蚁,他所思所想皆是稳固皇权,何曾会在意一个已然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将死之人呢?

  康熙的耳目遍天下,朝廷大员身边更是不会缺少钉子,尤其是姚启圣这种封疆大吏更是逃不过他的监视,也许对于姚启圣的真实情况康熙比他自己都要清楚,可是他依然决定舍弃姚启圣,转而扶持施琅。

  为的是什么?自然是因为施琅这个人贪念权势富贵,跟台湾郑氏有弑亲之仇,比起不慕权贵不贪名利的姚启圣要更好控制得多。尤其姚启圣总督福建多年,在当地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一旦给了姚启圣这份军功,必然不是区区一个靖海侯能够封赏的,他当然不愿意好不容易除掉了台湾郑氏,却换来一个更加尾大不掉的姚氏了。

  宜敏看着何氏风霜苍老的面容,拉着她的拍了拍:“夫人莫要动怒,如今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端看汝之前在金銮殿上应对,想必忧庵先生已经回转心意,懂得了过刚易折的道理?”她看过姚启圣给康熙的那叠书信,当真是字字是忠贞,句句都诚恳,字里行间无不挠到了康熙的痒处,如姚启圣这般顶尖的智者一旦放下无谓的自尊,那真是骗死人不偿命啊!

  何氏呵呵一笑,面色冰冷讽刺:“都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若是他还不懂得这个道理,民妇宁可陪他老死江南,也不会来京城淌这趟浑水。既然当今皇上不懂得善待贤臣,那也不能怪贤臣择主而事了,对吧?”

  宜敏闻言神色一凛,仔细端详着何氏的神情,有些不确定地道:“夫人此言似有所指?”姚启圣居然这么刚的吗?被康熙摆了一道之后居然直接甩了他,这是打算博一个从龙之功了?

  何氏握紧宜敏的手,眼中精光熠熠,坦然言道:“民妇是个粗人,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事,但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道理还是懂的。老爷说过,皇后母仪天下,膝下皇子既嫡且长,他准备好好养着身体,替大阿哥守着南边那块地儿,坐等天下易主的那一天到来。”

  宜敏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是惊涛骇浪,这姚启圣居然能猜到自己的心思不成?不,不可能!自己的心思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姚启圣再怎么才智如妖也不可能无中生有猜到自己的布局。

  她深吸了口气,再缓缓吐出,须臾间已然压下了心中的波动,她抽出了自己被何氏紧紧握住的手,复又缓缓在她手背上拍了拍,面色坦然地道:“本宫替承瑞多谢忧庵先生看重,既然尔等有此心,本宫也不会矫情推脱。当今皇上处事确实有所偏颇,先生心中有怨也是人之常情,无论作何报复都是应当应分。

  但是本宫有言在先,本宫欣赏的是那个爱民如子的忧庵先生,无论他作何打算,唯独不可因此累及无辜,伤及百姓,否则即便姚启圣将来重回一品大员之列,本宫也绝不会留这等人在承瑞身边的,如此可知否?”

  何氏闻言不但不生气,反而爽朗大笑起来,她连连点头道:“皇后娘娘大义,果如老爷所言,乃是真正母仪天下之人,您放心便是,老爷此生为官只为一事,那便是护佑一方,为民请命。若违此愿,生又何欢?死有何惧?”

  第340章 风起云涌(十一)

  宜敏与何氏相谈甚欢,两人皆是气魄与胆识兼具的女子,为人处世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何氏本身就是天赋异禀之人,家学渊源令她习得一身好武艺,又嫁给了姚启圣这么一位异类,年轻时二人携手游历天下,凭借手中三尺青峰行侠仗义,即使后来姚启圣科举入仕当了官,夫妻二人依然不改往日初心。

  “今日与夫人一见如故,若非忧庵先生尚在福建养病,本宫恨不得日日与夫人促膝长谈。”宜敏看着何氏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经过一番交谈,她对何氏的欣赏更甚,她行事洒脱随性,谈吐风趣幽默,对各种江湖轶事和民俗风情信手拈来,让两辈子都困居宫中的宜敏大开眼界。

  何氏看着宜敏的眼神也是越发温和,比起一开始的感激敬畏,如今更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亲切:“臣妇亦有同感,说句不好听的,在今日之前,臣妇向来是看不上京城那些贵妇人的,以夫为天并不是错,但是因此扭曲甚至失去自我就太过愚蠢了。”

  她看得出面前这位皇后娘娘有颗向往自由的心,可惜她出身满洲高门大族,如今更是贵为皇后,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轻易出不得这紫禁城,纵有凌云之志亦是惘然。

  不过这并不妨碍何氏对宜敏的欣赏,本来她对于老爷打算站队大阿哥之事颇为纠结,在她看来皇家人都是一路货色,纵然换了一个皇帝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即使皇后是个心怀百姓之人,但后宫不得干政乃是铁律,又能对前朝有多少影响呢?

  如今真正与宜敏接触之后,何氏才算是心悦诚服,感叹自家老爷眼光还是那么毒辣,竟能从苏三味与善亲堂的隐秘关系上推断出如此多东西,难怪他果断让自己进京敲登闻鼓,借告御状之名投石问路,若是皇后有意自然会施恩于己,只要她肯出手自己定然安全无虞,若是不幸猜测错了,老爷也给自己安排了其他退路,虽然会吃点苦头却不至于丢了性命就是了。

  “罢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今日能得夫人这般志同道合的知己已是幸事,若是强求反倒不美。本宫已经安排好车架和随行人员,夫人随时可以启程,沿途驿站的文书也都准备好了,夫人若是不着急赶路,不妨多欣赏一番沿途风光,顺便帮本宫看看各地善亲堂的情况,免得因为个把蛀虫坏了善亲堂的名声。”

  宜敏知道何氏归心似箭,自然不会煞风景地去挽留,反而贴心地准备好了一切,还给了何氏一枚监察令牌,让其暗中探访沿途的善亲堂,毕竟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善亲堂摊子越铺越大,其中人员难免良莠不齐,虽然核心事务都把握在宜敏的心腹手里,但是人心易变乃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如今难得有了何氏这么一个江湖阅历丰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