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340

会在徐元文等人弹劾之后按下不表,甚至没有给予任何实质上的处罚。只是他真的没想到姚启圣会做到这等地步,竟然将自己搞到家徒四壁,几近饿死的凄惨境地,也许当初真的是自己太过苛刻了吧?

  “姚……姚卿如今身体如何?旧疾可曾痊愈了?”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康熙对姚启圣其实早已淡忘,如今想来当初将靖海侯封给施琅,而未对姚启圣有任何封赏又何尝不是最大的不公呢?这意味着姚启圣多年的辛苦筹谋全都为他人做了嫁衣,不但落得一身伤病,甚至还要被泼上一身的污水,背负着骂名死去。

  何氏脸色一暗,身形微微颤抖了下,声音略带哽咽地道:“还能怎么样呢?战场上留下的伤,事后有没有时间好好调养,创口反复崩裂留下暗疾,若非还有一些亲朋故旧时常接济,怕是早就走了。老爷如今说难听点就剩下一口气,心头还有那么一点不甘,所以民妇才会冒死来敲一敲登闻鼓,替我家老爷问一问。”

  康熙心里涌上一股难言的滋味,过去知道姚启圣重病将死,他心中只有解气,甚至觉得他是自作自受,如今看着殿下那满头华发的老妇为姚启圣鸣不平,他再无半分怒气,甚至油然而生几缕愧疚之意,只是这点愧疚不足以为姚启圣翻案,因为这攸关朝廷的信誉和天子的颜面,已然盖棺定论的局面若要掀翻,牵连重大,首当其冲的便是靖海候和明珠一党。

  显然明珠等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一个姚启圣掀不起风浪,更何况是姚何氏这么一个妇道人家?徐元文淡淡地站在那里,对何氏的泣血上告毫无动容,反而不屑地道:“姚启圣身为福建总督,本就该为民谋福祉,他却大肆扰民,拿着银钱邀买人心,若是按着朝廷的谕令行事,立身持正,与同僚同进同退,如何会落得这般下场?

  何氏闻言却是冷笑连连,转过头利箭一般的目光死死盯着徐元文:“这位大人既然这般大义凛然,想必是清官了,不知家中可是过得比我家老爷还要清苦些?哦,听说您在老家资产巨万,良田千顷,不知作何营生这般豪富,民妇倒要让老爷好好学一学!”

  徐元文脸色青青白白变换了一遍,一甩袖子干巴巴地道:“本官出身昆山徐氏,祖上还算薄有资产,平日少有花销,自然无需为生计发愁。”他背后几乎要被冷汗浸湿了,若是换了姚启圣在这里,他还能引经据典将其驳斥得体无完肤,但是遇上这么一个满口大白话的愚妇,什么话都敢讲,他与之多争论一句都嫌失了体面。

  何氏轻哼了一声,她虽然学识不丰,但常年混迹市井,对于这昆山三徐自然是如雷贯耳,以清流名士自称的三兄弟在昆山老家的名声可不怎么样,说徐氏横行霸道还是轻的了,简直就是当地的土皇帝,家族田产几乎占据整个昆山的大半,对名下佃户生杀予夺,无所不用其极。

  “皇上,民妇自知口舌笨拙,无法与朝廷大员相争,身上有老爷亲笔书信一封,恭请圣上御览。”说完从怀里暗袋中掏出一份厚厚的纸包,高举过头顶。

  康熙轻轻叹了口气,对身边的李德全微微点头。李德全走下丹陛,来到何氏面前,接过了她手上的那个纸包,将之放在托盘上,拆开了细细检查,确认里面只有一叠写满字的纸张后,才将之呈到御前。

  康熙接过来一看就知道是姚启圣的亲笔,足足三十几页宣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馆阁体,于是拿出几张略微翻阅了一下,出乎意料的是里面并非为自己的冤屈申诉或求情,反而是福建各地的山川水文图纸,以及对台湾及沿海的发展规划,康熙不过看了几页便差点沉迷其中。

  他神情复杂地看着殿下的何氏,略微抬头道:“何氏平身吧,姚启圣一片为民之心朕明白,他那脾气太过刚硬耿直,并不适合朝堂,也许是朕太过责备求全了,朕会派人送汝回江南,让他安心养好身体,朕等着他亲自实现这份构想。”姚启圣是有大才的,就这么没了确实可惜了。

  何氏蹒跚着站起身,粗布衣裳的背后已经被鲜血渗透了,一片暗红色血渍缓缓扩散开了,她却好像感觉不到疼痛一般,咧嘴笑了笑:“多谢皇上,有您这句话,我家老爷也算有些活头可盼了,只是回江南之前,民妇尚有一事未曾了结。”

  徐元文一听这话,不知道为何心头突突乱跳,转过头死死盯着何氏,这个女人从一开始就特别针对自己,这回怕是又要攀扯自己了。

  “自江南一路行来,民妇盘缠用尽,多亏沿途各方乡亲接济,曾途径昆山地界,受当地佃户之托送万民血书一份至御前,还请皇上御览。”

  此言一出,顿时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整个朝堂都不淡定了,嗡嗡之声四起,万民血书啊!这是什么概念?唯独民怨沸腾到无法遏制的情况下,老百姓才会铤而走险写这种血书,因为署了实名就有可能被顺藤摸瓜铲除掉,往年都是试图拦御驾告状之人的手笔,没想到这回居然另辟蹊径,竟找了个敢上京敲豋闻鼓的强人。

  徐元文此时已经脸色发白,垂在袖中的双手微微颤抖着,一提到昆山他心里顿时一个咯噔,那可是他的老家啊!而且自家族人是个什么德性他一清二楚,是根本经不起查的那种,他眼神游移不定,很快落在纳兰明珠上的身体,眼中露出乞求的目光。

  面对徐元文的请求,明珠只觉得脑门青筋突突直蹦,心中暗骂:早就叫你管束好门下,结果你不听就罢了,护起短来还没玩没了,什么脏的臭的都要护着,结果这下好了,万民血书这可是个大杀器,一旦皇上追求起来,昆山徐氏怕不是要被人家给一锅端了。

  第338章 风起云涌(九)

  果不其然,康熙看了那血书勃然大怒,根本不给徐元文自辩的机会,直接下令两江总督彻查昆山徐氏一族,若查证属实,则依律从严从重惩处。

  当日庭议结束后,康熙带着姚启圣的信件来到钟粹宫,将何氏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宜敏,唏嘘道:“朕本以为姚启圣乃恃才傲物,罔上欺下之辈,辜负了朕的信任重用,没想到他落到这步田地依然不忘家国百姓,当初是朕一叶障目,以至于叫他受了冤屈。”

  宜敏听完对姚启圣她并未开口评价,反倒对于何氏啧啧称奇:“何氏当真是天下少有的奇女子,不畏生死为夫婿做到这般地步,集坚毅、果敢、忠贞于一身,叫妾身感佩不已,若有机会真想亲眼见见这位奇人。”

  康熙赞同地点了点头,不论他对姚启圣观感如何,至少何氏给他的印象极佳,他开口道:“敏儿若想见她倒也不难,朕打算恢复何氏二品夫人的诰命,到时候你就可以召她入宫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