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还是选择听从小远的话,不过,在经过妇人身边时,他还是用目光瞪了一下她。

  妇人对老夫妻俩又是一人一脚,将他们踢翻在地,随即目光挑衅地看向李追远,还主动向李追远一连走了好几步。

  李追远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最后还是妇人自己停下脚步,问道:“这可不像你,先前车上我给孩子喂奶时,你都在怀疑我仔细盯着在看,现在怎么又这么放心我了?”

  “相互的。”

  妇人不是汪家人,这一点目前可以确定。

  她掐孩子,让孩子哭,其实是在很隐晦地提醒自己。

  为什么是隐晦?

  因为她懒得直言,她想看汪家人死,至于自己三人死不死,她也没太大执念,听得懂暗示就跑,没听懂就跟着一起抬尸去。

  大概,她之所以会掐孩子让孩子哭一下,也是在还自己让润生帮其搭帐篷给睡袋的人情。

  这种心态,让李追远有种极强的熟悉感。

  而自己先前让润生搭帐篷给睡袋的原因,倒不是纯粹出于善心,他是实在是观察不出妇人的破绽,却又始终对妇人不能放心,那干脆一收一放,换个施力。

  示好,亦是试探。

  不过,自己也不欠她的,因为她就算不掐孩子,自己也是打算跑的。

  至于之后,自己摆下供桌,烧五张黄纸,预留了两张,妇人也是烧五张纸钱预留了三张。

  预留的,都是给对方准备的。

  只是这里没必要含情脉脉,想帮忙搭一手的意图并不强烈,纯粹是怕不给对方的话,对方会狗急跳墙来捣乱,毁了自己布置,带着自己一起死。

  没看见双方都是先赶紧布置好自己的,再捏着多余的纸钱,再去看对方反应么?

  真那般古道热肠,俩人间早就有一人喊出:莫慌,我有办法!

  大家都是挺冷漠的人,但冷漠人之间反而好相处,在没有绝对利益矛盾前,他们会很克制地不去产生非必要的冲突。

  妇人回头看了眼地上的老夫妻:“叫你的人,把这俩老东西杀了。”

  李追远:“你为什么不自己下手?”

  妇人:“我不方便。”

  李追远点点头:“巧了,我也是。”

  紧接着,李追远指了指自己额头:“我怀疑,这俩老人,这里有问题。”

  他们不是演技派,从一进入这里,李追远就从未放弃观察他们,没看出丝毫问题,这就意味着当时的他们,大概率不是在演。

  而等赶尸人队伍来临时,俩老人呈现出了异常的亢奋和高效率状态。

  这状况,像是受某件事情刺激后,人格思维上的转变,也就是林书友的未来大病,人格分裂。

  润生和谭文彬走了出来,他们是真翻箱倒柜找了,润生手里拿着两套旧的黄色道袍,道袍上还有八卦镜桃木剑等器具。

  谭文彬手里则有一张相框,是从床底下翻出的,照片里有四个人,坐中间的俩老人那时还没这么老,两侧的双胞胎儿子个头也没完全发育全,但能辨别出来,这对双胞胎,就是赶尸人队伍里那一前一后的两个黄袍年轻道长。

  妇人也见到了这些东西,再看向这俩老人时,目露思索。

  随即,她一脚踩中老头的胸膛,质问道:“说,你们和他们是什么关系!”

  老头支支吾吾,只顾着面露痛苦,没做回答。

  妇人继续问道:“你们的儿子,和那个东西,是什么关系!”

  听到“儿子”,老头神情一滞,随即喊道:“我俩儿子都出去打工了,挣大钱,发大财,然后来接我们进城享福哩!”

  妇人深吸一口气,可以看得出,她现在的怒火。

  李追远主动走过来说道:“我来问问吧。”

  妇人收回了脚,站到一边,给少年腾开了位置。

  “彬彬哥,找个筷子找个碗。”

  “好。”

  李追远走到老太婆面前,掏出一张清心符,往她额头上一贴。

  老太婆原本慌乱畏惧的情绪,一下子安静下来。

  少年将自己指尖戴着的骨戒,在老太婆视线前缓缓左右摇晃。

  老太婆眼帘微微低下。

  李追远做了个手势。

  谭文彬拿起筷子,开始敲碗:“叮……叮……叮……”

  老太婆眼睛里重新恢复神采,像是变了个人。

  李追远把自己的脸凑过去,小声与其对话,老太婆也开始按照同样的音量回话。

  交流的同时,李追远抬起手,朝着妇人方向,连续打了好几记响指。

  别想偷听。

  妇人气得胸口一阵起伏。

  问完话了,李追远大拇指向着老太婆额头上的符纸按下去,老太婆身子一颤,睡过去了。

  紧接着,少年又拿出一张清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