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emsp; 好了,开始今天的戒烟。
回来后,谭文彬继续看书,他现在很喜欢晚上的学习氛围,月黑风高下,有俩鬼孩儿在身旁帮忙,学习效率简直翻倍。
要是自己高考前,就有这种配置,那简直太美妙了。
不过现在也来得及,大学也有期末考。
绝大部分大学生期末前拿起崭新的书时,那压根不叫复习备考……学习也算不上……完全叫预习。
时间不断流逝,李追远睡得太饱,是一点都不困的,记录完第三浪的事件后,他拿出了《走江行为规范》。
先将目前为止,还未产生变化的规律提取出来,再对发生变化的规律进行措辞上的修改。
这是初步修订,做完这些后,李追远手里拿着笔,坐在椅子上,开始思考。
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
江水是流动且变化的,每年夏天溺死的人里,很多都是自认为水性很好的。
可桃树林下的那位,又曾说过,魏正道喜欢将江水和天道扒得很没意思。
但它又转述过魏正道的话:一味亵渎天道,天道会忍不住扒下你身上的人皮。
上述两句话,是矛盾的。
而且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矛盾点还在继续扩大。
有矛盾是好事,真相往往就隐藏在这一个个矛盾碰撞中。
李追远在《走江行为规范》上,翻开一页,写下:
提高对走江难度的认知,加深对走江行为的理解。
江水是动态的,走江的规律,也是动态的,要在动态的发展中把握机遇。
李追远轻轻舒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凉水。
既然自己都把走江比作“出题人”了,那过去自己企图总结出固定静态的规律来方便走江,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你把自己的行为逻辑固定住了,岂不是给“出题人”预判针对的机会。
第三浪的猪头行为,绝对不是单纯的巧合,自己就是被打了个路径依赖。
所以,归根究底,还是得充分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调动起来。
把每一浪都当作一轮新的牌局,重新发牌拿牌,上筹码,制定策略,不能偷懒和懈怠。
这不是对以前认知的推翻,而是在以前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升华。
第三浪中,润生受了重伤,谭文彬折了阳寿,自己也受了伤;而且五头阴兽,自己就杀了一头猪。
本意上没想控分,但这一浪无论是团队损失和收获,都远远低于前两浪。
这算是无心插柳了。
要是真有个评分标准,那自己这边第三浪的分值,肯定不高。
那么第四浪的难度,虽然依旧遵循着一浪强过一浪的原则,但增幅度,应该会降低。
这倒是自己创造了开启新一轮测试的条件。
李追远拿出一个新本子,在上面开始做起了策划方案。
方案并不复杂,目前来说,只有一些关键性的想法和所需要论证的概念。
后续部分,还是得在实践中去进行填充。
李追远又拿出一个新本子,写起了自己的“病历”。
他埋怨过魏正道为什么不给后世病友留些东西,想着自己也没留过,那就现在开始写吧。
写这个的主要目的,倒不是真的为了以后可能得这个病的人。
而是他写完这个后,就能更心安理得地埋怨魏正道了。
这一写,就得从自己记事起开始,写到天蒙蒙亮时,才刚写到自己回南通。
前面这些,主要是小时候的病情发展。
李追远伸了个懒腰,他现在依旧精力充沛,起身离桌去洗漱。
“啊~~~”
谭文彬打了个长长的呵欠,揉了揉眼,然后跟着一起去洗漱。
“你不睡觉么?”
洗漱完回到寝室,见谭文彬开始换起了衣服,李追远问道。
“我去审计教室睡。”
“哦。”李追远明白了。
谭文彬面露苦笑。
那天自己被四叔拿菜刀在小区里追着砍时,他为了周云云安全着想,将她推出了白雾,等白雾退去后,他又马上去照相馆增援。
昨儿个先忙着写信,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去四叔家处理尸体,总不能干这事儿时带着对象吧。
这就弄得,把人家晾了两天。
谭文彬:“还好云云脾气好,没怪我,我说我上午去陪她上课,她还挺高兴。”
李追远:“因为她喜欢你更多些。”
谭文彬夸张地举起双手:“啊,听起来我真是个负心汉啊,哈哈哈。”
李追远把自己书包清空,那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