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区别很大。

  他用手指抠了抠,抠不下来,只能在剑身其它位置继续找,很快又发现了相同大小的,这次看清楚了……

  居然是很多1分钱5分钱的硬币!

  这剑外头用的是铜钱,里头全是硬币,而且连1角的都找不到。

  虽然分币也是币……不能算假吧,可这么一掺和,李追远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把铜钱剑放了回去,李追远继续往下找。

  他看见了两面很大的旗,不,看它的长条形状,应该叫幡更合适。

  这两面幡占据了很大的台面空间,一个是通体黑色,另一个则是紫色。

  黑色这个,上面绣了很多骷髅头和蛟龙,看起来邪气四散;

  紫色那个,上头绣了很多花鸟和金龙,看起来正气凛然。

  李追远尝试把其中一面拿下来,却发现自己单手根本拿不动,只能把身子往台面又靠了靠,手电筒贴近,继续细翻。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但他觉得应该能找到。

  果然,在黑幡的木质把柄上,李追远找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毛笔字:李记白事队。

  它,甚至不是繁体字,而是简体字。

  李追远回忆起来,先前在大胡子家办丧事时,小黄莺所在的白事班子,也拿出了很多法器道具,那些东西都是按捆来算的,完事儿后都打包丢卡车上。

  很快,在紫幡上李追远也找到了字,不过这次是繁体字,却多了句:

  “薛记白事班,拿错生儿子没腚眼。”

  “唉。”

  李追远叹了口气,将幡布扯了回去。

  先前刚进来时的那股期待与雀跃,已逐渐褪去,现在的他,心里越发平和了。

  太爷没有骗自己,确实是收的一群……破烂。

  小时候,自己经常被妈妈带去工作地点,那时候文物保护没现在这般严格,很多文物连个玻璃罩都没有,甚至都可以近距离触摸。

  所以,李追远曾近距离观察过很多法器,佛教的庄严、道教的古朴、喇嘛教的神秘。

  以前看的时候因过于量大管饱,甚至有些腻,但不管怎样,都不是眼前这些可以去比拟的,至少……它们不带标签。

  是的,李追远在接下来的几件道袍上,看见了标签,还标了尺码。

  那件明黄色的道袍后头,还有个贴条没撕,写着:剧组专用。

  李追远还发现了三大筐的符纸,他先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触感光滑,纹路他看不懂,但可以瞧得出是一气呵成,写得很漂亮。

  这不由让他感到有趣起来,又翻起其它符,发现里面种类真不少。

  但很快,李追远发现了不对劲,当他将两张同类符放在面前时,竟然分辨不出区别,它们连最下角的顿笔缺口都一模一样。

  所以……这是印刷的?

  李追远揉了揉眼睛,他看得眼睛都有些酸涩了,他甚至怀疑,太爷囤了这么多东西在这里,可能原本打算组建一个白事班子,加上上头的桌椅碗盆和纸人,正好凑一个丧事全产业链。

  不再去看那些物件儿了,李追远走到最里头,这里有十几个箱子摆在这里。

  记得太爷说,这是别人放他这里寄存的,里头都是书。

  “嗯?”

  李追远弯下腰,拿手电筒照着箱子仔细查看,这材质……和家属院里喜好收藏的周爷爷家里那件几乎一模一样。

  那次周爷爷因收了一件箱子,兴奋得马上喊老友过来炫耀,自己也被喊过去泡茶。

  自己眼前,像这样的箱子,有三件。

  其它箱子虽然材质颜色不同,但李追远观察了一下,质地都不差。

  李追远心里不由又升腾起些许期待,这么名贵的箱子里装的,应该不是出版社的书吧?

  再者,过去国营出版社,也不可能出像《金沙罗文经》这样的书,毕竟封建迷信。

  箱子上残留着封条痕迹,应该早就被扯掉了,原本还有锁,但也被撬掉了。

  李追远觉得,应该是太爷做的,所以,真的是别人寄存在太爷这里的么?

  即使没上锁,李追远推开箱盖也是费了好大劲,等打开后手电筒往里一照,李追远当即深吸一口气。

  书,书,书,全是书!

  而且不是印刷的,从封面上就能看出来,是手写。

  上学时,每学期班上都会迭代好几套教材,但他也就在翻看第一遍时觉得有意思。

  现在,他终于体会到了一种被书包裹的幸福感。

  他连续拿起了好几本,看了下封面,发现都是《江湖志怪录》,分为很多卷。

  这里的“江湖”,不是武侠,而是真的江和湖。

  李追远夹着手电筒翻开第一卷,发现里头不光有文字还有插画,其中就有一幅画的是水流里站着行走的一个人。

  这本书里,居然有描述死倒?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