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
/>
早些年,十三十四都刚开始上朝,要求差事的时候,一个是去了京郊大营,一个是去了绿营,这地方又不算陌生,去一趟又有什么可炫耀的?
“绿营那边现下缺了个统领。”十四压低了声音说道,虽说十三是在那边待过,但十三现在已经被关起来了,京郊大营那边呢,十四还有差事呢,可谁会嫌弃自己身上的官职多呢?
乌雅秀贞不耐烦,冲十四摆手:“既如此,那你就赶紧去吧,可别在这儿叭叭叭了。”
反正到最后,这绿营也落不到十四手里。
八阿哥那心思,乌雅秀贞还是有几分了解的,不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吗?十四还不算大鱼,十四就是那条线,这绿营的统领呢,那就是个鱼饵。
反正这些人,一个比一个有心眼。连胤禛,那都是满身的心眼子的,并不用乌雅秀贞来操心,所以乌雅秀贞很干脆的打发了十四,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朝堂上的事情很热闹,一直到了年底,更热闹了。
为什么呢?因为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上了折子,表示不能没有太子,皇上年岁既然大了,就该早早册立太子。
当然这话康熙是不喜欢听的,什么叫朕年纪大了该早早册立太子呢?是觉得朕年纪大了就要早早死了,不册立太子,你们不安心是吗?
他不高兴,当然没必要忍着了,在朝堂上就摔了折子,很是不留情的臭骂了上折子的大臣,还狠心的给撸掉了两顶官帽子。
但是不管康熙再如何不高兴,这口子是开了,有人带了头,剩下的人就像是闻见了血腥味的鲨鱼,立马就都扑上来了,本来是要过个好年的,结果一个个的上折子,全都是请求册立太子的。
康熙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将这些请求册立太子的折子,都给扣押了下来,他也不看,你们谁愿意上折子就上吧,回头他找个阿哥随便来盖个章,表示看过了就行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还是有些影响心情的,这个年过的也并不如何好。
更不好的是,到了年关,裕亲王病重,太医那意思,怕是熬不过去了,人嘛,到了年老,总是很难熬过冬天的。
康熙亲兄弟少,裕亲王又是他感情最要好的,听闻太医说不好了,就忙忙出宫,亲自去探望。
结果,好兄弟眼看快不行了,还要惦记立太子的事儿呢:“有个太子,朝中上上下下也都安心,百姓也能安心,朝堂也就能稳定……”
裕亲王那真是为皇上好的,当年册封胤礽,不也是要安稳朝堂吗?
可康熙就觉得,人人都盼着他赶紧死呢。想发火吧,看看老兄弟那病的没点儿血色的脸,又有些发不出来。
裕亲王就很热情:“听闻八阿哥胤禩是个很和善的人,又有贤名……”他不一定是真喜欢八阿哥,但他觉得康熙应该会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康熙这些年,越发的在追求仁君的名声,朝堂上政策也越发宽和,动不动就免除赋税,格外开恩什么的。
八阿哥既然有贤名,那想必这行事作风,也该是仁善的,那不就正和了康熙的心意吗?
康熙一股火气给憋的,脸色都快成铁青的了,他喜欢仁君名声,是想要自己做仁君,而并非代表他喜欢看见大清出一个八阿哥那样的皇帝——为争权夺利,主动营私结党。在朝堂上,为私利不顾朝廷,在内宅,为儿女情长不顾子嗣。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他儿子要死光了,他也觉得八阿哥……还不够。
再者,康熙如何能不知道朝廷现在的弊端呢?国库空虚,因着结党厉害,所以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就不说远的,江南那边被查过几次了?为什么每次连十年清明都维持不了呢?
不就是因为这夺嫡,年年是层出不穷的拉拢威胁打压吗?
结党这个事儿,真的是个危害特别大的祸端。
康熙听的不高兴,但在裕亲王跟前也发不出来火,可出了王府,他心里这火气就一股股的往上冒了——收拾不了将死的裕亲王,难道他还收拾不了八阿哥了?
不过,没等康熙收拾八阿哥呢,裕亲王先没了。
太医素来说话有余地,但这次既然说了裕亲王不太好了,那就是真的不太好了,康熙前脚出了王府,不到一天,当天晚上,裕亲王人就没了。
率先得知消息的是八阿哥,第一个赶过去帮忙的,随后胤禛等人才得知消息,匆匆赶过去,亲王叔,裕亲王世子在乾清宫都喊康熙一声汗阿玛的,这哪个能不去?
就是康熙,猛然得知消息,也差点儿眼前一黑,顿时捶胸顿足起来:“贤弟啊!”
【作者有话说】
快穿《炮灰的救赎(快穿)》日更中,肥了可宰,求收藏,预收文清穿《完美耿贵妃》,完美系列重出江湖~~~预收文现言《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快穿文《我是表妹(快穿)》,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209章
康熙和裕亲王,那真的是亲的不能再亲的兄弟了,可以说,除了太皇太后和太后,也就一个裕亲王才是他最亲近的人了。可现在,连这个最亲的兄弟都没了,康熙一时之间就有些泄了心气儿,亲自去看过裕亲王丧礼之后,回来就又病倒了。
病倒也就算了,也不知道如何想起来十三和太子之间的事儿了,再一对比,心里对十三就越发的迁怒,干脆的让人给章佳氏传了话,说十三是去反省的,是去赎罪的,不是去享福的,日后不许送东西过去。
虽说没明着说不许探望,但这意思还是有的。这惊天变化,章佳氏那边差点儿没吓晕过去,仓仓皇皇来找乌雅秀贞拿主意,乌雅秀贞忙安抚她:“皇上现下是心情不好,明摆着是迁怒咱们呢,你别放在心上,这么些年下来,皇上那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