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
往若是不说自己胆子小,皇上如何会怜惜爱护我?可现下妾身也伺候皇上这么些年了,皇上英明,岂能看不出来妾身是如何性子?我若是还说自己胆子小,皇上不得骂妾身几句装模作样?”
乌雅秀贞笑着说道,顿了顿,伸手摸自己的脸颊:“再者,妾身这个年纪了,皇上心里该不会想着妾身是丑人多作怪,一把年纪了还装样子吧?”
康熙就噗嗤一声笑出来了:“你若是丑人,这宫里就没几个能看的了,年轻有年轻的好,现下你这年纪了,也有这个年纪的好,朕看你就觉得你好的很,温柔懂事儿,贴心细腻,朕心烦时候,就愿意来和你说说话。”
乌雅秀贞挑眉:“就只心烦的时候愿意来?”
“平日里也愿意来,只朕也忙。”康熙说道,在软榻上坐下了,叹气:“孩子们长大了,心思多了,朕不光是忙着前朝的事儿呢。”
还有这些个阿哥们勾心斗角的事儿。
他们争权夺利,可不光是在彼此身上下功夫,整个朝堂,那都是他们的期盼。官员任用,官员调动,地方上救灾,民间名声……一应事情,全都是他们争权夺利的舞台。
乌雅秀贞笑道:“皇上,这孩子多了,就该是如此的,现在孩子们出息,您该是高兴才对。”
康熙顿时不说话了,孩子们年少时候他也是如此想的,出息总比没出息强。所以,从小这些个儿子们,读书上,习武上,为人交际上,他就不遗余力,必得教导他们成才。
但是现在吧……康熙就叹气,太出息了,也是一种烦恼。
“你不操心十四?”康熙忽然问道,乌雅秀贞摇头:“操心他做什么?是饿着他还是渴着他了?他在阿哥所,连睡觉都是上好的棉被锦绣,我有什么好操心的?您今儿哪怕是将他下大牢呢,我也不操心他,这孩子就是从小吃苦吃的少了,所以总觉得自己天下第三,您第一,我第二,连他两个亲哥哥他都是不放在眼里的,皇上若是能收拾他几顿,让他长长教训,我倒是高兴呢。”
亲爹可比亲哥哥强多了。
亲爹再如何也不会要了亲儿子性命的。亲哥哥嘛,虽然也不会要命,但能一辈子关着。
康熙再厉害,也是只关了十三十年,而不是一辈子。
所以,亲爹和亲哥哥,还是有区别的。
康熙看乌雅秀贞的眼神就带了几分古怪,这世上还真有这样的亲娘?
“皇上何必这样看我呢?我这人,最是讲道理了,十四既然做错了事情,那皇上处罚他,也是该的,很不用看我面子。”乌雅秀贞说道,顿了顿,又说道:“皇上是做亲爹的,还能真害了亲儿子不成?所以,我是真没有半点儿担心的。”
康熙这才叹口气,德贵妃呢,有功劳,有苦劳,上次她为十三求情自己就发了火了,现下她不为十四求情,康熙还以为她是为上次的事儿胆怯埋怨呢。
他正想着乌雅秀贞果真是又体贴又懂事儿,就听乌雅秀贞又说道:“这天气也开始转凉了,我正想问问皇上呢,若不然让章佳氏去探望探望十三?”
没等康熙皱眉,她就靠过去,语气也软绵绵:“虽说孩子犯了错,做阿玛的,要打要罚,我们做额娘的都不心疼,但是吧,总不能皇上打过了,我们连药膏都不给上吧?”
康熙没好气:“为十四求情你是一句话不说,为十三求情你倒是挺舍得。”
上次发过火,自己可是连着一个月都没来过永和宫的。她倒是不介意,这次竟是又张口了。
乌雅秀贞笑眯眯的,对康熙这种臭脾气的,就得来软不能硬,不然他比你更硬,她挽着康熙胳膊:“十三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在我心里,和十四是没什么两样的,这小孩子,哪儿有不犯错的?胤禛和胤祚小时候,不也犯错吗?胤禛还带着九格格,将九阿哥给追的满皇宫吱哇乱叫,宜妃当初是三不五时的就找上永和宫来吵架呢。”
康熙不说话,但脸色也不好,小孩子打架,哪儿能和十三做的事儿相比?十三是半点儿没将亲爹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也半点儿没有将兄弟情谊当回事儿。再者,小孩子犯错,那是年纪小不懂事儿,十三这都多大了?
康熙心里对十三,是又憎恶又失望的,甚至厌恶感情比对胤礽还要更强烈。
毕竟,胤礽有不臣之心这事儿,康熙是早有心理准备,也对太子早有猜疑。可十三……康熙一直是觉得他侠肝义胆,十分忠诚,又勇武听话。
可却没想到,十三这样的,也能背地里对亲爹竖起来宝剑。
康熙冷着脸不说话,乌雅秀贞是个聪明人,又自来了解康熙,知道再说下去,康熙得恼了,就干脆顿住了,换了话题:“今年不曾去蒙古,明年可打算去?”
【作者有话说】
快穿《炮灰的救赎(快穿)》日更中,肥了可宰,求收藏,预收文清穿《完美耿贵妃》,完美系列重出江湖~~~预收文现言《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快穿文《我是表妹(快穿)》,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207章
康熙没应声,既不说去,也没说不去。乌雅秀贞就知道他大概是不愿意说这事儿,顿了顿,也就不吭声了,只起身绕到康熙背后,将他头发拆开,一点点儿的用指肚给他揉按头皮。
康熙整日里在乾清宫,朝廷大大小小事情,后宫事情,阿哥们的事情,哪一件儿不操心?这一整天下来,心力交瘁的,确实是有些脑袋疼,现下被乌雅秀贞这么温温柔柔的按着,顿时就感觉好受多了。
乌雅秀贞屋子里放着的不是熏香,而是鲜花的味道,一年四季,放的鲜花也不同,现如今是秋天,放的是菊花,菊花的味道是很独特的,既沁人心脾,又有一种清火去热的感觉。
康熙闻着,就觉得心里的一股火气慢慢的降下去了。顿了顿,反而是自己先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