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p;说起来赫舍里氏,康熙就又提到了隆科多:“前段时间成亲,娶的就是赫舍里氏一族的女孩子,听说新婚夜夫妻两个就大打出手……”

  乌雅秀贞嘴角就抽了抽,康熙继续说道:“佟大人拿了鞭子抽了隆科多,两个人才勉强同房……”

  “那岂不是日子难过?”就算是同房了,那隆科多挨了一顿打了,心里能舒坦?这事儿吧,其实有点儿不太好说,因为也不知道夫妻两个是为什么大打出手,但只能说,佟大人这一出,要是个温顺孩子,那大约就是安分下来。但隆科多吧,那可不是个温顺孩子,他是那种比较叛逆的,你越是压着我做什么,我越是不愿意做的。

  乌雅秀贞之所以了解,也是因着之前佟佳氏让他带着胤禛出宫玩儿,胤禛回来念叨的。听的多了,也就了解了。

  再者,乌雅秀贞上辈子也是了解过隆科多的,本事是真的有,但也真的是一身反骨,和家里……关系也并不很是亲近。

  最初是听说,他并不愿意自家妹妹进宫——小佟佳氏是他妹妹,两个都是嫡出,年龄相仿,感情要好。但佟家并不是隆科多能做主的,小佟佳氏最后还是进了宫。

  大概是自此之后,他和佟家就有些离心了。

  后来娶妻娶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和赫舍里氏感情并不和睦,勉强生了一子一女,就立马放飞天性了。佟大人看重名声,自然是不允许隆科多有什么出格的行为的,但他越是强压着,隆科多就越是叛逆。

  再后来就有了强夺岳父爱妾的事儿——因为他岳父,为自家闺女抱不平,讽刺了隆科多,还差点儿让人打了隆科多。寻常人嘛,岳父好歹是个长辈,这事儿就能过去就过去了对不对?可隆科多不是寻常人,他从赫舍里府上逃窜走之后,就咽不下这口气,打听了岳父房里有个宠妾,就趁着去接赫舍里氏回家的时候,将那妾室给偷偷的弄走了。

  再后来……乌雅秀贞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儿了。

  你说他是反抗佟家,反抗赫舍里家吧,那他对那李四儿的宠爱确实是……到了让人没办法理解的地步,为此杀害嫡妻,为李四儿收受贿赂,为李四儿出头得罪诰命夫人,为李四儿发配嫡长子……

  但你要说是真爱吧,他也浑然没将李四儿的名声放在心上。

  李四儿可是还生了女儿的,就这样传出去嚣张跋扈谋害主母的名声来,李四儿的女儿日后还能嫁人吗?

  所以乌雅秀贞更倾向于这是一种内宅争斗,或者是有别的什么隐情在。

  只可惜她上辈子呢,一心只在宫里,对宫外的事情半点儿不上心,又因为懒得理会佟家的事儿,不爱听,所以对这些,也只是一知半解,只看到一个皮毛。

  乌雅秀贞在康熙跟前呢,也不敢想的很入神,免得自己漏听了康熙的话,眼瞧着康熙放下了茶杯,就忙很有眼色的再拎着茶壶给倒上,七分满:“那隆科多现下是在哪儿当差呢?”

  对上康熙视线,她就笑道:“以前隆科多总带着胤禛玩儿呢,妾身对此人,就有几分好奇留意。”

  康熙笑道:“前段时间分去了京郊大营了。”原本是做的侍卫,佟佳氏临死前,也提拔了自家弟弟了。但隆科多那性子,做侍卫也和多和人起纠纷,佟家为磨炼他性子,干脆将人丢到了京郊大营。

  乌雅秀贞随口问了几句,得了解释,也就不再继续关注了。胤禛现下才十几岁,连成亲都还没成亲呢,她若是太早关注隆科多,并没有什么好处。

  她看康熙总架着胳膊,就猜出来康熙必然是骑马时间太长,胳膊有些累呢,就干脆伸手给康熙揉一揉。怎么说呢,总宠妃嘛,你除了会生孩子,总得有点儿别的优点是不是?

  不然的话,这世上九成九的女人都会生孩子,身为皇上,为什么非得找你?

  这辈子乌雅秀贞倒是能有点儿趋吉避凶的本事,但上辈子她能坐稳四妃之一的位置,可也不是吃白饭的。察言观色,那都印刻在骨子里了。尤其是对康熙,康熙哪怕只眼皮子动一动呢,乌雅秀贞都能猜出来他是哪儿不舒服。

  揉捏的舒坦了,康熙就放松了下来,靠在软枕上听乌雅秀贞说话。

  乌雅秀贞说七格格,也说九格格,还说十二格格。女孩子嘛,将来又不能当差,那就只能是乌雅秀贞多提几句了:“七格格前段时间给你做了腰带,我带着了,回头您看看,到底是女儿的一番心意,您也用一用。九格格呢,之前先生说她读书好,悟性高。”

  前段时间,去小汤山之前,乌雅秀贞就将这先生给找好了,总共两个。都是女眷,一个呢,是张夫人,就是鼎鼎有名的张大人的原配夫人。

  张大人呢,和原配夫人也十分恩爱,虽说家里也有妾室,但怎么说呢,满人到底是和汉人规矩不同。

  满人是草原上骑马谋生活,妻妾其实分的并不是很清楚,谁有本事谁说话算数。但汉人呢,几百年的规矩——并非是几千年,因为女人的地位,并非是天生就低的,而是经过了宋明两朝的变化,才在大清完成了最后的转变的。当然了,无论女人地位如何,妾通买卖,却是写在宋朝律例上的。

  几百年传下来的规矩,别看张家现在是在大清做官儿,但他家的妻妾,就分的明明白白。妾就是妾,没有什么侧福晋之类的称呼。

  所以乌雅秀贞请了张夫人,就是为了让格格们学了正室夫人的地位和气派——毕竟她们可是公主,满人的规矩,蒙古的规矩,在国礼面前,总要退让一步的。

  只要她们自身立住了,什么侧福晋之类的就不足为患了。

  另一位呢,请的是富察家的夫人。这位呢,家里都是武将,因着丈夫常年在外打仗,家里需得女眷多费心力,所以这位夫人不管是管家理事还是在外面交际,都十分有本事。

  有本事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的太差的。

  乌雅秀贞不说让这些格格们学了十成十呢,哪怕是学了七八成,也算是日后无忧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