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br />
  这药膳方子呢,也算给九格格扬名了,九格格也是想快些出来干活儿嘛,但凡到了哪儿,就先给人把把脉。去慈宁宫,像模像样的给太后把脉:“这两天偷偷喝酒了吧?昨儿夜里是不是还吃了凉的?”

  太后都惊呼:“嗨呀,这可真稀罕了,你怎么知道的呢?是不是你七姐姐告诉你的?”

  换个太医来,她倒是没那么惊奇呢,好的太医,别说是你昨晚上吃什么了,就是你前天晚上吃什么了,都能给你把脉出来。惊奇的是九格格。

  她还问乌雅秀贞呢:“这学医没两年的吧?”

  是没两年,乌雅秀贞点头:“满打满算,一年。”

  “一年就有这本事啊?”太后问道,乌雅秀贞笑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了,但您要说她和太医有一样的本事,那我是不认可的,她才几岁,脑袋瓜子就这么大点儿,整天吃喝玩乐都记不住呢,还能比太医都能耐吗?”

  她这样说了,太后反而摇头:“哪儿你这样说的,你还做亲娘的呢,该夸咱们九格格才对,你看看,咱们九格格必定是个神童,也指不定就是要药王转世呢。”

  她可开心了,就跟寻常人家老太太一样,子孙出息,那是高兴的眼睛都快找不见的,又问九格格:“你是不是瞧着医书比瞧着别的书本要简单些?”

  九格格赶紧点头:“我瞧着医书上写的那些,就觉得亲切又熟悉,念一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那些四书五经,我看一眼就觉得头疼,玛麽您快和我额娘说一声,别让我看那些四书五经了,我实在是看不进去。”

  年岁大了,总不能不读书。好歹皇家公主呢,一出门,人家给你用个典故,你不光是典故哪儿来的都不知道,还弄不清楚意思,这岂不是成了笑话吗?

  万一要有人指着你鼻子骂在你脸上了呢?总得听得懂这骂人的话才行的吧?所以,乌雅秀贞这段时间呢,也是找了七格格,让七格格带着九格格念书呢。

  七格格循规蹈矩,太后跟前长大的,启蒙用的三字经,后来浅浅的学了四书五经,再之后就一直是读女四书。

  九格格才开始学,启蒙是不用了,早已经跟着章佳氏启蒙了。但这四书五经,她是真看不下去,七格格一开始念,她就开始犯困,等七格格念完,她这一觉也快睡醒了。

  太后就笑道:“这事儿你求我可没用,你额娘说的有道理,人还是要读书,不读书不行,不读书不明理,不读书不聪明。”

  九格格也知道这事儿不能行,只好叹气。

  乌雅秀贞打发她去找七格格玩儿,七格格正在看书呢。九格格凑过去看一眼,摇一摇七格格胳膊:“这说的什么?”

  七格格就耐心给她讲:“说的是一个女子,刚新婚,丈夫就死了,她含辛茹苦奉养丈夫的双亲,又过继了族里孩子,养大了为丈夫家继承香火……”

  然后呢,这女子被称为至孝至贞,男方家族就请当地有名望的人,给县令写了文书,想请封这个女子为贞洁烈妇——前朝得事儿,并非是现下的事儿。

  现下的话,朝堂上的事儿也不可能让七格格知道的,七格格只能耳闻,而不能看到。

  九格格听着就皱眉:“这算什么好事儿不成?居然还刊印成书本了,让我看看这是什么书。”

  看一眼,贞女传。

  她知道这世上有一种书叫烈女传,她额娘的房间里还放着有呢,但额娘自己都不如何看,额娘还说,那书都是用来糊弄人的,你日子过的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为了个名声就忍气吞声的,实在是愚蠢。

  当然,也并非是说名声就不重要了。名声同样是很重要的,你有个好名声,有任何事情,舆论,大众,都会偏着你。你若是没有好名声,流言能杀人,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但若是在名声并不影响妨碍性命的时候,能选择让自己过好,那何必选择让自己过水深火热的日子呢?

  乌雅秀贞一个后妃都知道的事情,七格格现在居然还隐隐有些赞同这个什么狗屁的贞女传?

  九格格都觉得,七格格是不是脑子有些糊涂了?她原本觉得七格格很聪明的啊,她一脸疑惑遮掩不住,七格格玲珑心,就忍不住笑:“你以为我是夸赞这个请封的吗?我是觉得,这女子,十分聪明。”

  “她若是回了娘家,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呢?外面不明真相的,会说她克夫,进了门,男人就死了,有了这克夫的名声,你觉得她还能找到什么好婚事?”

  七格格慢吞吞的说道:“就算是能嫁出去了,日后呢,丈夫会纳妾,她又需要打点家务,又要照顾庶出的,若是运气不好,遇上个混不吝的,那日子才是黄连水里面泡出来的,不仅要和别的女人争夺男人,还要被人算计利用。”

  “现下这日子多好啊,不用伺候男人,男人死了她却是留下来了,如此有情有义,婆家可不得尊敬她三分?有这三分尊重,她再时不时的关怀一下公婆,这孝顺的名声是不是出来了?”

  她手指在公婆两个字上掐了掐:“公公尚在,她一个寡妇儿媳妇儿,如何能近身伺候?所以,这孝敬公婆,也是个名头好看,指不定呢,就是嘴上问两句就行了。之后再过继个孩子,又不用自己承受生育之苦,又不用自己过鬼门关,还能利用这事儿,得族里夸赞,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很好?”

  九格格有些目瞪口呆,这就好像是她路上看见一盆花,原以为是娇娇弱弱的兰花,还打算自己抱进屋子里去照顾保护,结果凑近了一看,原来是个食人花。

  但很快九格格就想明白了,怎么说呢,只能说,谁养的孩子就会像谁吧。

  七格格毕竟是太后一手养大的,看看太后这一辈子走的路——嫁进来守活寡,但得了太皇太后庇佑。没有生过孩子,但得了皇上孝敬。若是当年她一进宫,发现顺治是个大蠢蛋,立马闹着要和离,也不是和离不了的,那会儿大清内忧外患,仰赖蒙古众多,必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