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战前夜

如。”

  “倘若当日是大小姐出马,结果会是如何?”方选问。

  “我定会一剑将那贺兰单于刺于马下!”刘莺莺愤愤道。

  方向闻言,一头黑线,心说你好大的口气,就你那小身板,十个都不够人家一个打的。但是此时不好驳她面子,于是说道:“那之后呢?”

  刘莺莺闻言一愣,她确实没有想到更多。

  “刺死了单于,他还有五个偏将,十多个百长,再刺死这些人,他还有千余骑兵。大小姐即便浑身铁打,又能抵挡几人?”方选严肃道,“一旦对方大举进犯,黄土城便是生灵涂炭,大小姐忍心看那些士卒战死吗?”

  “不忍。”刘莺莺声调降低,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的幼稚。

  见其态度改变,方选也没有再继续责问,而是说道:“大小姐可是真有将帅之志?而非一时兴起玩闹。”

  刘莺莺没有立即回答,思考许久后,才重重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方选笑了起来。

  “先生何出此言?”刘莺莺问。

  方选斟酌语言,开始了他最擅长的画饼。

  从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他就已经在考虑兵团的组织架构。

  既然是军事单位,而方选又是军迷,自然要把自己掌握的现代军事理念用上。

  首先想到的,就是组建总参谋部。

  参谋是现代的叫法,约等于古代的谋士。不同的是,参谋的作用要更为全面。

  谋士都是凭借个人的学识和判断献计献策,一旦局面超出掌控,或者谋士本身学艺不精,就很容易提出馊主意。

  参谋部则是团队作战,囊括军中最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在搜集一切信息和情报,汇总整理后,计算各种可能性并加以判断,最终形成战略战术规划。

  可以说,总参谋部等于是大脑,掌控着整支军队的所有行动。

  而在这个人均胎教的时代,想要找到参谋人才是非常困难的。不过,眼前的刘莺莺却是个好苗子,她饱读诗书,父亲又是一方诸侯,自幼耳濡目染,眼界比普通人要高得多得多。

  更重要的是,她很热爱军旅生活,不爱红装爱武装,正是第一个吸收进参谋部的最佳人选。

  于是方选对着刘莺莺说道:“在我故乡,军队首脑皆是能文能武,最高部门被称作总参谋部,主帅则称为参谋总长。”

  “参谋?那不就是谋士?”刘莺莺问。

  “是,也不是。”方选回,“谋士只是文士,而参谋则是专职军事的谋士,得能文能武。组织后勤,动员作战,练兵备武,无一不精通。只有军事才能最强者,放可成为参谋总长,也就是军中主帅。我观大小姐颇有潜质……”

  “先生莫要消遣我了。”刘莺莺面色一红,低头道,“我自知性格莽撞,何德何能担当主帅。”

  “你还会脸红呢。”方选心里嘀咕了一句,大感惊讶,随即开口道,“并非玩笑,大小姐确实很有潜质,若能按我丁某人所说,精进军事技能,他日必成帅才。”

  “果真?”刘莺莺面色变得更红,语气急切地问,“我该如何精进?”

  “所谓全才,自然是文武兼修。”方选道,“文者,天文星象、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武者,兵法韬略、体能技击、武备兵器。若能样样精通,何愁不成帅才。”

  方选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白,让她不要整天在外面野,应该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

  刘莺莺是聪明人,自然也听出其中道理,于是说道:“父亲书房中藏书众多,可惜我从未认真研读。”

  “大小姐尚且年轻,现在开始钻研也不迟。”方选见自己的忽悠已经产生效果,于是笑道,“以大小姐的聪慧,何愁不能成为帅才。”

  “先生高才,莺莺受教了。”刘莺莺拱手。

  方选点头,心道总算把这姑奶奶安抚住了,希望她别再整幺蛾子。

  正思忖间,前方的亲兵停下脚步,转头回禀:“丁主事,就是这里了。”

  方选快步走过去,发现来到一个悬崖顶上,前方居高临下,崖壁陡峭无比,怪石嶙峋,站到石头上,俯瞰周围,能清晰地看清黄土城,以及城外的田野。

  “这地方好啊!”方选叹道,“在这里设个观察哨,方圆几十里的动静一清二楚。”

  “我等搜寻数日,方才找到此处。”亲兵回道。

  方选点头,四下里观望,就见山脚下的树林中,大批人马正在集结,随后在一声声号令中,进入林间埋伏。不多时,整个山林陷入寂静,仿佛从未有人出现过。

  由于离得远,也看不清谁是谁,但可以肯定一点,冯英的治军水平很高,只花了个位数的几天,就把一群难民变成了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选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的人才选拔机制真是落后。

  政治军事都把持在世家大族手里,城主世代都是城主,富商世代都是富商,农民世代都是农民。而冯英这样底层出身的军户,就只能是个普通士卒,即便不断积累战功,升到百夫长就已经很了不起。

  至于方选,也只是走了狗屎运,碰上病急乱投医的刘仲达,否则现在还在矿井里吃灰。

  方选暗暗打定主意,将来建城的同时,一定要设置一套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