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舟舟被打,铁面相救(二合一)

  齐行舟带着方端午还有包赢,在书院内的空旷处搭了个小桌子,将捐款箱摆在桌子上。

  此地是去各书斋的必经之路,他们早起就为了在这儿候着人。

  竹阳书院的学生下至七岁,上不限年龄,以功名分为启思、正知、崇志三个大级,每个级别中又根据年龄分斋。

  齐行舟就身在没有功名,且年龄低幼的启思堂一斋。

  “瞧,一斋的小孩在摆摊。”说这话的,是个光长个儿,不长功名的大高个。

  嗯,对齐行舟来说,绝对是大高个。

  几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好奇地凑过来,把“摊位”给围住了,近了一看,上头竟还写着善款箱三字,方才说话的的高个儿惊奇道:“我们书院还有读不起书,需要募捐的?”

  “别说了,伤了砚弟的自尊心。”第二个少年拍拍前一人的背,顾自从兜里掏出钱来,准备投递。

  几颗碎银子正要往里投,一只小手蓦然伸出来挡住捐款箱的口子。

  齐行舟抬头,“这是给灾区的捐款,砚兄要捐的话,我先帮你登记。”

  “灾区?捐款?”高个子少年啧啧称奇,言语中透着调侃,“我们家中都已经捐过了,倒是你,谁许你私下募捐的?别是以募捐之名敛财吧,小小年纪不学好,小心被人举报,让官府来抓你。”

  在一旁台阶上昏昏欲睡的包赢,听得一个“抓”字,瞬间清醒,眼睛瞪得像铜铃,冲到齐行舟身前,“不许抓他!”

  高个子少年看着三个小矮子,嗤笑一声,正欲说什么打击的话,刚才准备投递银子的少年又拍了拍他的肩,“行了,这儿是竹阳书院。”

  言下之意,这竹阳书院是大晋最好的学府,能进这里的学生不可能是偷鸡摸狗之辈,即便还没有功名傍身的启思堂,也多是世家子弟。

  语毕,少年多掏了几颗碎银子,放在捐款箱上,“不必记名。”

  高个子看呆了去,“虞绍,你还真给啊,这小孩指不定——”

  指不定装着什么坏水,这句话还未出口,齐行舟便将高个子忽略了彻底,直接看向虞绍,“原来是虞家公子。”

  虞绍一听,挑眉笑道:“怎么,认识我?”

  齐行舟摇摇头,又点了点头,“我阿姊是宁国公府的世子夫人。”

  “原来是表嫂的弟弟!”虞绍早有听闻宁国公多养了个孩子,当下恍然大悟。

  得知对方是表哥的小舅子,虞绍连忙又从书箧中翻找出一张小额银票,二话不说投进箱中,“给!”

  “多谢砚兄。”

  “不必这样喊,既是亲戚,喊我虞兄就行了。”

  “虞兄。”

  两人一言一语,显得挡在中间的包赢很呆。

  先前说话难听的高个子也很尴尬。

  虞绍还在担忧,“你在这里募捐恐怕没什么效果,我多给你些,你也不算白忙活。”

  话刚落,就听一众急匆匆的脚步声,几人闻声转头,只见七八岁大小的孩子们,背着书箧往这里跑。

  “齐行舟!”

  “斋长!”

  启思堂一斋的学生赶入书院,将捐款箱团团围住,也把虞绍几个围在了中间。

  圆润的孩子硬挤到捐款箱前,“我再捐十两。”

  “我再捐五两!”

  “斋长,我今天带钱来了,十四两!”

  孩子们高举着银锭,没有一个捐的比虞绍少,也正好用行动回答了他的顾虑。

  跑在最后的那个孩子,是昨日捐了六百两的小孩,他手中拿着一个红封,站在外围望着,没有别的孩子的气势,弱弱道:“我带了一千两。”

  好家伙,一千两!

  高个子瞪大眼睛,也不知道谁家小孩这么有钱。

  里面的包赢不顾一切拨开人群,“来来来,给我。”

  ……

  这募捐的盛景,被其他斋的学子们瞧见,纷纷好奇,多问一句才知始终,便有部分学子自愿加入了捐款之列。

  于是四周便有了这样的对话——

  “几个小孩子的游戏你也信。”

  “有什么不信的。”

  “夫子要来了,大家快回斋里上课啊,别排队了。”

  “那钱放在这里。”

  说着,还真有人将钱放在了原地,转身跑了。

  方端午大喊,“你们名字还没记呢!”

  “不用记了!”

  方才还热闹的走道上,只剩下齐行舟几人,连虞绍都走了。

  齐行舟看时辰差不多了,姐夫应该要出发了,于是他抱起捐款箱准备离开。

  突然,一把戒尺拍在捐款箱上,“你们两个不想上课了是不是。”

  老夫子怒瞪着齐行舟和包赢,两人纷纷低头向夫子问好。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