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替罪羔羊

  这会儿,燕凛刚到家,见燕芸如此兴师动众,燕凛的脸是黑了又黑:“姐,你说什么呢,我是什么样儿的人你还能不清楚吗。”

  方才一事儿,本就让燕凛头疼不已,他哪能不知自己是遭人算计。

  不用想燕凛也知道,此事儿定是燕司前的手笔。

  这般下三滥的手段,也就他使得出来。

  燕凛所想不假,这事儿确实是出自燕司前之手,方才在街上的时候,燕司前交由那侍卫做的便是此事儿。

  想来该是因着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冷落了燕司前,惹得燕司前心生不满,便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报复他,坏他名声。

  燕芸一想也觉是,自小她便与燕凛一块儿长大,燕凛是什么人她再清楚不过了。

  思及此,当即,燕芸的气势瞬时弱了一半儿,但她还是道:“那你跟我说说,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一场误会罢了,我是遭人算计了。”

  一听这话,燕芸当即恼了,谁人这般不知死活,竟算计到当今骁勇侯的头上了。但她转念一想,这京城里有钱的公子哥儿这般多,谁人不算计,怎的偏偏算计到燕凛的头上来了。

  想到这,燕芸没好气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听她这话,燕凛无奈道:“姐,今日的事儿当真是一场误会。”

  燕芸不信,恰在这时,薛桐出来了。

  方才她在屋中小憩,被屋外的动静吵醒,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儿后,赶紧招呼丫鬟替她穿衣。

  整理好衣裙后,她赶忙出来道:“姐姐,你莫要怪夫君了,这事儿我也听说了,既然夫君说是误会,想必不会有假,再说了,夫君也不是流言所传那种人,我相信他。”

  听薛桐这么说,燕芸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她拉过薛桐的手,扭头对燕凛道:“既然弟妹都替你求情了,那我便信你一回,你把今儿个的事儿说清楚。”

  见薛桐毫无保留的相信他,燕凛心下感动,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于是,燕凛将酒楼发生的事儿与薛桐二人说了说,听的燕芸长舒了口气儿,笑着打趣道:“行了,既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那我便走了,免得在这儿自讨没趣。”

  薛桐假意恼怒道:“看姐姐这说的是什么话。”

  误会就此解开,也多亏薛桐替燕凛说了几句话,不然,凭燕芸的性子,怕是没燕凛好果子吃的。

  尔木在京城待了没几日便离开了,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尔木出来的久了,难免那边儿会出什么岔子。

  前些日子昏迷不醒,不过是因着着火时吸了些浓烟,再加上被吓着了,索性溪儿公主福大命大,并无大碍。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她的身子逐渐恢复。

  溪儿公主寝宫失火后,皇帝暴怒,亲自彻查此事儿,这日,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原来是溪儿公主寝宫的一个宫女在换灯芯儿时不小心打落了烛台。不巧那烛台掉落在卷帘之下,才引发了此次大火。

  虽说事情已过了好几日,但每每想起那天的场景,皇帝还是心有余悸。

  他沉着脸,冷声道:“把那宫女给朕带过来!”

  管事的太监一听,赶忙应下。

  他在皇帝身旁服侍已有多年,瞧皇帝这面色,便知他是气极了,心中暗道,那小宫女犯什么事儿不好,偏偏犯了这么个杀头的死罪,如今她是凶多吉少了。

  不一会儿,管事儿的太监就将那个宫女领了来。

  宫女心知皇帝唤她是为了何事,此时,她早已被吓得魂不附体,双腿止不住的打颤。

  来到大殿后,那宫女腿一软便跪了下来,不等皇帝说话,她便不断磕头求饶道:“奴婢知错了,求圣上饶奴婢一命,奴婢知错了……”

  瞧她如此,皇帝厌烦不已,他冷哼一声,怒道:“饶你一命?你可知道,因你办事不利,朕的溪儿公主差点儿葬身于火海之中!”

  听皇帝这话,小宫女是吓的三魂没了七魄,她的眼泪好似泄了闸的洪水一般,啪嗒啪嗒直往下落。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奴婢再也不敢了,求皇上饶奴婢一命。”

  皇帝皱了皱眉头,本想将这宫女拉下去杖毙,但他转念一想,溪儿公主几次屡遭不测,却都化险为夷,莫非是天意。

  思及此,皇帝换了主意,他冷声道:“来人,将这宫女逐出宫门,永世不得回京!”

  皇帝的话音刚落,那小宫女便喜极而泣:“谢皇上不杀之恩,谢皇上不杀之恩。”说着她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而后被侍卫带走了。

  其实,皇帝此举,不过是想替溪儿公主积些福报罢了。在他眼里,方才那宫女的性命轻贱如蝼蚁一般,杀留全在他一念之间。

  他早已不是二八少年,死在他手下的亡魂不计其数,多那宫女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也不少,只是,这一回,看在溪儿公主的份儿上,他留那宫女一条性命。

  不知为何,此事儿分明水落石出了,可薛桐却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但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

  薛桐索性不去想了,心想,既此事儿是由皇帝亲自彻查的,想必不会有假。

  这日,在宫中待着实在是烦闷,薛桐苦着一张脸,对燕凛道:“夫君,在这宫里着实是无趣的紧,不如我们去野味餐馆转转,刚好好些日子没去了。”

  燕凛知薛桐是个坐不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