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还一个公道
燕王带着他们来的较晚,所有的大臣已然在大殿之中,并没有见到他们,燕王路过公公时与之打了一声招呼,便进了大殿,燕凛几人则在殿外等着传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中,皇帝刚落座,大臣们齐齐俯身行礼道。
“众爱卿平身!不知洪灾的办法众爱卿都想到了没有?”
皇上一眼看过下面的大臣出声询问着。
“皇上,这洪灾的情况臣都不知如何,臣无能,但可以用旨意给乡野百姓,说不定会有人才知晓治洪灾的办法,一来可以得到办法,二来也可以寻觅人才。”
其中一位五品官员站出来说道,自认为此法是如今最好的办法,可办法虽好却显得宫中大臣的无能。
其他大臣听言都沉默了下来,这法子明显是在打他们的脸,不少大臣态度很不友善的看了这位五品大臣一眼,暗骂了一句,榆木脑袋。
“你们就是这么办事的?拿着俸禄却连百姓都比不上,朕要你们有什么用,不如全都回去耕地去吧。”
皇上大怒道,看着一群群低着头的大臣很是生气。
“皇上息怒,臣这里有一位义士提出来的办法,臣觉得此法不错便留了下来,还请皇上过目。”
燕王拿出昨天那本文章出言笑道,随之将其递给了公公。
“哦?是什么办法让燕王如此赏识,朕倒要看看。”
皇上见燕王模样配合着说道,接过公公手里的文章,随意看瞄了几眼,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此法不错,众爱卿看看如何,以后办事记得动动你们的脑子去想事情,别遇到什么事情都是一问三不知。”
皇上说着,将文章给了公公,公公听言把文章打开给大臣们过目,看了里面内容的大臣纷纷赞赏不已。
“皇上教训的是,这法子妙啊,原来洪灾可以用这么简单的办法,是臣愚钝了。”
众大臣们说道,嘴角都露出了笑容,而宋玉清是最后一个人看到的,当他看到下面落款人是燕凛之时,脸色一怔,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还活着。
宋玉清的心慌乱了起来,他想要反驳这法子却又完全找不到突破口,站在原地想着该怎么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如此便按照此法去办吧,不知哪位大臣愿意前往?燕王,此人现在身在何处,朕要好好赏赐一番。”
皇上询问着,目光注视着众大臣的反应,只可惜大臣们听后哑口无言,全都在犹豫之中,虽然办法有了,但洪灾所造成的危害还在,谁又愿意抛弃自己的妻儿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回皇上,此人正在殿外。”
燕王回复着,转眼看了一眼宋玉清,丞相撇眼正好看到了这道视线,他心里头莫名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虽有此感但没有却没发现有什么不妥。
“快宣!”
皇上吩咐着,公公听言大声喊了一声。
外面的燕凛听到声音,径直走了进去,大臣们对此很好奇是什么人如此聪慧,齐齐的看着燕凛走了进来。
“平民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来到大殿正中央开口说着朝皇帝行了一礼。
“平身,你的计策不错,朕很满意,你可要什么想要的东西?”
皇上抬眼打量着他,见他没有丝毫胆怯的模样,赞赏的点了点头。
“回皇上,平民什么也不要,只求皇上为平民做主,还平民一个公道。”
燕凛说着,抬眼看了看大臣之中的宋玉清,此时的宋玉清不敢看他的视线,眼神直接看向别处,心里默默祈祷着。
“哦?什么公道?说来听听?”
皇上对此很是好奇,顺着他的眼神往大臣看去,并未发现什么不妥之处,有些好奇。
“平民要告宋玉清弃妻儿,娶新妻,还妄图杀了原配妻儿,而且欺凌当地的官府,做尽了坏事,让其妻儿死无葬身之地,还望皇上为此做主。”
他说着,脸色冷冽了起来,眼神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
“你可知诬陷大臣是什么罪吗?你可要想清楚了,没有人证物证朕也难以给你这个公道。”
皇上抬眼看着他坚决的目光,对此说道,宋玉清是什么样他并不了解,只不过是丞相介绍的人,大抵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平民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任何一句假话,皇上如若不信大可去查证一番。”
燕凛说着,倒想看看宋玉清如何做,并未将人证物证之事说出来。
“哦?宋爱卿,他说的可当真?”
皇上沉默了一会之后,开口询问着说道。
“皇上,臣冤枉啊,这些事情臣什么也不知道,定是此人受人指使诬陷臣。”
宋玉清闻言立即出来说着,警告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心里慌的一匹。
“皇上,平民哪有胆子去诬陷朝廷命官,所以平民把人证物证都带来了,都在殿外,皇上一问便什么都清楚了。”
他直接无视掉宋玉清的目光,已经到这个时候了,他逃不掉了,这么多的苦难危险自己与他们都过来了,如今总算有机会可以将他绳之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