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丹道三鬼

emsp;咸肉照例先煎一煎,在热油中激发出香味,加上干笋炖煮出汤,热气和肉香味便充盈着整间灶屋了。

  透过热气,林觉和小师妹对视。

  “来吧,扯面吧。”

  “哦!”

  小师妹答应得无比果断,又往灶里塞了几节木枝,噌一下就站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洗了手,便快步的走过来。

  林觉此前已经把面分好了,也扯成了巴掌大小的扁块,此时便是把它扯得更宽、更大、更薄再下锅。

  两人一同忙活。

  没扯几下,身边就又多了几人。

  一群人一起扯。

  面块纷纷下锅,煮进汤汁。

  如今都不需要用大盆先盛好、再到外面去分了,每个人自觉用自己的碗装上满满一碗,再自己端到外面去吃,吃了不够再去锅里盛就是。

  林觉端了两个碗,一手一个,到了外面古松之下,便将其中一个放在板凳边缘,自己坐在旁边。

  师父和众多师兄弟也纷纷坐下,捧着一个斗碗,一时松下满是热气和吸溜呼噜声。

  大概是今年春天的时候吧,五师兄便给每人都做了一个大斗碗,不知何时,原先的小碗用得是越来越少了,只有做精细的菜时才会有小碗吃。

  不知不觉都已经深秋了。

  头顶时有松针落下,可是哪怕落到碗里,也无人去在意。

  就是林觉和狐狸,也只是抬头看一眼,将松针随便扔掉,就继续吃。

  不消片刻,一群道人便将碗中吃得干干净净,硬是一点汤都没剩下,除了小师妹去继续添饭,别的道人都吃饱了。

  “嗝~”

  “好久没吃过这么舒服的饭了!”

  “太舒服了!”

  “还得是师弟啊……”

  “跟你讲,你们走了半个月,七师弟自恃有点厨艺,忍不住也煮了一锅铺盖面。”六师兄说道,“你猜怎么了?”

  “一锅糊糊?”

  “对鸟~”

  几人又聊着扶摇的毛是何时变色的,讨论着这算白还是灰白,又聊到几人借宿寺院遇到的事,在几个师兄起哄下,终于又清了桌上的碗,又取来了沙盘放在桌面上,铁笔则用细绳吊在松枝上。

  不过扶乩的却不是六师兄。

  而是师父,云鹤道人。

  “为师交好的乩仙正是老六那位乩仙的师长,他们见识广博的程度、推测占卜的本领相差不多,不过为师这位老友应该会更敢说一些。”

  云鹤道人一边说着,一边将落下来的松针全部挥走,随即叹一口气:

  “说来贫道也好久没请过这位老友了。”

  “啪!”

  云鹤道人点燃线香,双手合掌。

  “老友,请来。”

  呼的一下,院中吹过清风。

  “老友,好久不见。”

  “……”

  “还有两三年吧。”

  “……”

  “哈哈哈,自然是有事情要问了。”

  云鹤道人对着沙盘和铁笔说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听到了什么回应,说到最后停顿了下,他摇头笑了笑,便直接开问了:

  “此前我家徒儿下山除妖,在黟县中遇到过一些窃银的妖,后来被九天仙境玉鉴帝君麾下的意离神君荡除了,可前些日子从鸣啁山回来,又在安林县遇到一些窃取白银的妖僧,背后似乎也有妖怪,不知两件事是否有联系?如果有的话,乩仙可知是什么原因?”

  铁笔停顿了很久,风一直吹。

  许久后,线与笔才动起来:

  “老仙开炉在长安,先取江水再取山。几分烟霞与玉色,半是人间半是丹。”

  “啪!”

  细绳直接断了,笔落沙盘。

  明显又有一阵风,呼啸而去。

  “走了?”

  众多道人都看向外面。

  虽然不知这位乩仙为何走得如此仓促,却也知晓多半事关重大,人家既然肯说,定然是念着情谊的,连忙行礼。

  随即才再看这首乩诗。

  乩仙若是推测卜算,一来不确定自己的推测卜算是否正确,二来也怕说得详尽招来祸端,因此大多以诗画的方式模糊作答。

  “这首乩诗说的是古代一位已经陨落的古仙炼丹的典故。据说当时那位古仙在京城炼丹,既是为了炼丹成仙,也是为给人间带来太平。”

  云鹤道人看着乩诗,解释着道:

  “传闻那位古仙炼丹之时,取了天地日月的精华,又取了江山与龙脉的灵韵,耗时整整二十年,终于炼成丹。成丹之时,除了烟霞紫气,还能在氤氲之中看到万里江山,天下人间,而他服下丹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