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一呼百应,群策群力

  第220章 一呼百应,群策群力

  程心瞻对眼前这具化身很满意,胎光元神当即就从肉身中飞出,来到火莲化身中。

  他站了起来,活动活动手脚,感觉比水莲化身还要自如些。

  他把手往肉身黄庭宫处一指,龙虎金丹便飞了出来,随即被他吞入口中,紧接着,三境法力便充斥全身。

  再从肉身以及洞府中取了一些必要的物件,程心瞻的胎光元神便驾驭新出炉的化身飞出明治山,径直来到了元阴殿。

  程心瞻和董副教主禀告了些事,很快就又离开了平顶山,出了宗门。

  此时,他的爽灵元神依旧驾驭竹身在无忧洞中读经学法。玄阳洞内,一众内景神与七魄则是在肉身中自行食气,继续开辟窍穴以及消化劫雷,一刻未停。

  ————

  出了三清山,他一路西行,来到了南昌城南边的袁州境内。

  这里是阁皂山的所在。

  阁皂山是葛玄葛天师的道场,灵宝派的祖庭,以济世度人为宗旨,集斋醮科仪之大成者,是天下修道人心中的圣地。

  阁皂山雄踞赣中,南北走向,绵延两百余里。程心瞻此刻在东边远眺,依稀可见北坡陡峭如削,崖壁间遍生古藤,而南麓平缓,幽谷深深,溪涧纵横,多生古樟修竹。

  阁皂山的山门在南麓缓坡,坐北朝南,程心瞻落到此处。

  这里还是一处不错的景致,唤作「鸣水河」的就是,山涧叮咚,仿佛乐章,水上横跨九道宽阔的石桥,桥后则是高大的山门牌坊。

  牌坊左联曰:

  「仙道贵生,玉字养气弘正法,三关炼形通八景」。

  牌坊右联曰:

  「玄门度世,赤书真诀济幽冥,十方禳灾证九清」。

  上曰:

  「灵宝宗坛」。

  宋纪枢得到程心瞻的传信,已经在这等着了,就倚靠在牌坊门柱边上。

  “万法经师来了!”

  宋纪枢大声叫喊。

  程心瞻闻言顿感头疼,快步上前,一把堵住了他的嘴,低声道,

  “你快闭嘴吧!”

  宋纪枢笑着挣脱,随即马上道,

  “知你要来,宗里本是要请副掌教来迎你,不过被我劝回去了,到时候你定然不自在。”

  程心瞻听闻立刻就笑了,

  “是极!是极!”

  宋纪枢帮程心瞻在门房处录了名,随即他便起了云驾,载着程心瞻往阁皂山深处去。这一路北行,程心瞻也算是大饱眼福,见识到了灵宝祖庭的福地气派。

  仙山灵秀、道宫堂皇且不多说,只说这阁皂山中古樟参天,连成一片盎然碧海,山风拂过,碧海起涛,送来清香扑鼻,倒是让程心瞻想起家乡小镇的味道。

  不多时,云驾放缓,但见正前方山巅上有一座三重殿宇,顶上鸱吻与云雾相连,仿佛是灵兽在缓缓吐云。

  宋纪枢带着程心瞻在大殿前落下,后者抬头看了看牌匾,上书四字,

  「玄都万象」。

  程心瞻跟着宋纪枢进了殿。

  一进来,迎面便见两尊玉像,正中的玉像高至殿顶,乃是元始天尊,圣人脚下,还有一座等人高的玉像,是个手捧笏板、宽袍大袖的老者,正是灵宝派开派祖师,葛玄葛天师。

  另外,殿中还有一人在等候,由宋纪枢代为引荐。

  “心瞻,这位是葛副教主,道号圣应,嘿,这是我家祖师后人。”

  宋纪枢冲程心瞻眨眨眼,将一位手拿竹笏、身形颇为瘦小的麻衣老者介绍给程心瞻。

  “见过玄在,您无量寿。”

  程心瞻恭谨行了一礼,没想到这位还是葛玄祖师留在人间的血脉子嗣,更没想到自己只是给宋纪枢通信协商,竟然是请来了这位大能出面。

  老者气息内敛,气质温和儒雅,像是个凡间的教书先生。他不等宋纪枢再来介绍程心瞻,而是上前几步亲切的握住程心瞻手腕,手掌很温暖,牵着他往殿里走,口中说道,

  “孩子,我们见过的,当时在龙虎法会上,你的表现很优秀呀,后来你做了不少事,老道也都有所耳闻,很好,这很好。”

  老人和蔼说着话,反手把笏板打在宋纪枢脑袋上,

  “不像我家皮猴。”

  程心瞻自然也记得这位老人,就是当年龙虎法会上阁皂山的带队人,当时自家的路副教主见着这位是执晚辈礼的。

  “玄在谦词,纪枢本事了得,去年我们在苗疆,纪枢的阵法可是让我们都大开眼界。”

  程心瞻笑着回。

  圣应道长哼了一声,“不过半桶水晃得凶。”

  圣应道长把程心瞻领到香案跟前,亲手从香案上取了三支香,在法烛上点燃,递给他。

  程心瞻恭敬接过,拜过了圣人与天师,插进香炉中。

  随即,三人来偏殿就坐,有童儿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