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是谁?

  第384章 是谁?

  “陛下,这些都是刚上的奏折。”

  大太监捧着一大摞奏折送上来,劝道:“陛下要不先歇歇?老奴让御厨送些小点心来。”

  朱棣摆摆手,顺手就拿起一份奏折。

  “……兴和伯武勋出众,何不如专心武事……则我大明武勋后继有人矣!”

  “……”

  朱棣连续翻了几份奏折,眉头渐渐的锁紧。

  这反应真是够快的啊!朱棣再拿起一份奏折,是专程递来的密折。

  打开后,略微有些凌乱的字迹中还带着酒味。朱棣没有关注这个,因为他看出了书写人的心情应该在激荡着,所以那构架显得大开大合。

  “奴婢王贺……”

  “……故兴和伯方醒,曾深入不毛,讨伐不臣,战而胜之!”

  “……这里长眠着一位永生都在捍卫大明尊严与利益的战士!”

  朱棣的表情有些沉闷,他拿着那本奏折看了许久,几乎把奏折捏成了一团,最后把它收在了御案上的一个木盒子里。

  “这些奏折都处理掉!”

  大太监看到刚送来的这些奏折居然被处理了,不禁有些奇怪。

  所谓的处理,就是‘漂没’。这些奏折的命运就是被放在某间库房里,直至腐朽的那一天。

  不过大太监可不敢插嘴,就上去抱着奏折,准备交给外面的人。

  走到殿外时,一阵风吹过,吹起了一本奏折的边角。

  ——兴和伯此人鹰视狼顾。国本年幼,臣为未来忧……

  八月末的秋风吹过,大太监突然打了个冷战。

  ……

  “咦!我怎么在家里?”

  方醒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床帐。他感受了一下怀中的温热,就有些懵了。

  此时外面黑漆漆的,方醒看了一下时间:凌晨四点不到。

  悄然起身,方醒走出了卧室。

  初秋的凌晨气温很舒适,方醒先安抚了被惊动的铃铛。大黄在它的对面,探出个小脑袋来,又缩回了自己的窝里。

  方醒来到了书房里,消失一瞬后,再出来时,手中就多了一瓶啤酒。

  摸摸发胀的额头,方醒喝了口啤酒。

  以酒解酒!

  一瓶啤酒下肚,方醒眯眼,回想着昨天的情况,可却一无所获。

  不过昨天喝酒前他就有了准备,所以应当问题不大。

  “锋芒太盛啊!”

  觉得身体舒服了些的方醒出了内院,正活动着手脚的时候,看到一个黑影在边上溜达。

  “谁?”

  黑影一窒,旋即走进几步,躬身道:“伯爷,是伯律。”

  “伯律啊!”方醒诧异道:“你何时回来的?妻儿可接来了吗?”

  黄钟点头道:“水路轻便,昨日午时就到了,夫人已经安排的很妥当。”

  “怎么,新到方家,有些不适应?”

  “没有,此处环境清幽,比在下原先的家中好了许多,只是一时之间……”

  两人在前院绕圈交谈,慢慢的,黄钟发现方醒不是那种严苛的主家,就放开了心怀问道:“伯爷,昨日在下也了解了些事,觉得……武安侯被削爵不一定是好事。”

  方醒停住脚步,回身看着黄钟,满意的道:“正是如此。”伸手拍拍身边的树干,方醒叹道:“我本想维持这种态势,可郑亨主动邀战,避不开啊!”

  黄钟道:“不过既然已经开始,那只能是把郑亨赶尽杀绝,否则后患无穷。”

  方醒看着天上渐渐稀疏的星宿,淡淡的道:“事到临头,我当然要把郑亨这条恶犬给打个半死,不然当了出头的鸟儿,还想着心慈手软,此取死之道也!”

  “伯爷……”

  两人在院子里绕圈绕到了家丁们起床操练,才相对一视,都觉得刚才这番谈话让彼此都增进了了解。

  回到内院,张淑慧已经起身了,看到他后免不了要埋怨一番。

  “夫君,您的身体可还没好呢,昨日还喝这般多的酒,吓了妾身和小白一跳。”

  方醒顺手帮她把一缕秀发拨开,笑道:“昨日大胜,军中士气正高,为夫怎好离去。再说太孙也在,怎么说为夫也不能退缩吧。”

  张淑慧看着镜子里的丈夫,抿嘴一笑:“夫君,明日乡试就要放榜了,不知道马苏如何。”

  ……

  贡院里,亮了一晚上的蜡烛终于熄灭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最后被录取的试卷都被集中到了一起,此次的主考官之一,翰林院编修王川眸色不明的说道:“可开卷了?”

  周述眨眨发酸的眼睛,点头道:“此次金陵乡试的俊杰尽在此处,开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