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生中的一大折磨

  宴会开始时。

  拜见过母亲后的太史慈重新站到刘备面前,满怀感激地说:

  “多亏刘使君出手相救我的母亲,此恩此德慈无以为报,请接受我的一拜!”

  说着就准备向刘备跪下行礼。

  刘备忙起身扶起他,心想该如何开口留他才好。

  然而太史慈又跪了下来,坚定地表示:

  “我当初有眼不识泰山,并未看出使君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若不嫌弃,我愿终生效忠于您,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愿意前往。”

  对于这个意外,刘备非常震惊也非常兴奋,完全没有预料到对方会主动效忠自己。

  经历了从前错失良机到现在再次相聚,这一拜他足足等待了好多年。

  这一刻老刘激动不已,几乎要流泪了。

  “东莱太史慈,忠勇盖世!”

  “恭喜主公收服这样一员猛将!”蒋华强看出了气氛微妙,马上上前道喜。

  回过神来的刘备赶紧再把太史慈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感慨万分地说:

  “多年来我一直梦想与子义并肩作战,如今终于实现了愿望。

  有了像你这样英勇无比的大将,还有才华横溢如文韬先生辅佐,何愁不能兴复汉室!”

  说完这番话,老刘开怀大笑,命令仆人拿来酒水与太史慈共饮庆祝。

  酒足饭饱之后。

  太史慈转向旁边站着的蒋华强问道:

  “在路上就听闻说主公这边新来了个智慧超群的好军师。”

  “请问那位军师就是先生吗?”

  得到肯定答案之后他又听说正是眼前这位军师破解了尹礼刺杀计划救出了他娘亲,随即对蒋表达了谢意。

  一直沉默寡言的张飞终于憋不住好奇问:

  “军师啊,不是之前你说有了子义就能吓退袁谭大军么?你到底有什么妙计啊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听见这话,刚到来的太史慈完全不知道自己跟击溃敌人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还是让袁谭率领两万士兵未战先逃呢。

  旁边的刘备同样疑惑不解地看向蒋军师求解。

  众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蒋身上时,他却忽然问:“子义兄是否熟知徐州至青州这段海岸线?”

  大家都愣住了,原以为军师接下来要说的是惊天谋略,没成想到头来竟聊起了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尽管心里没底,但在仔细回想后子义回答:“慈往返青徐多次,这条路算是熟门熟路了。”

  接着蒋缓缓说出酝酿已久的对策……

  听完后堂内静得出奇,就连平时稳重的太史慈也被震住。

  待反应过来,军师已经询问起了主公对该计划的看法。

  老刘激动地跑向挂在墙上的地图研究了一会然后大声赞好!

  顿时现场变得热闹非凡,大家都在私下议论着军师果然名不虚传。

  面对众人的赞誉蒋华强淡淡一笑,回应说是小技巧罢了,转而征求执行者意见。

  子义这才恢复常态,认真表示只要能提供船队就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最后老刘欣然任命二人按此计行事。

  刘备的命令传达下去。

  “遵命!”

  ……

  一个星期后。

  青州,北海国东边的海域上。

  四十多艘战船组成的船队紧贴着海岸,顺风朝北航行。

  旗舰上方飘扬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太史”二字。

  太史慈和张辽两位将领站在船头,目光朝着陆地方向望去。

  一个星期前,他们接到刘备的军令,带着两千士兵来到海边,登上船开始向北进发。

  为了不被岸上的敌人发现,船队大部分时间都在离岸边很远的地方行驶。

  不过海面茫茫,稍微走错方向就很容易迷失,这时,太史慈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

  他是本地人,从小就频繁往返于两地之间,对于这条路线非常熟悉。

  在太史慈的带领下,船队没有偏离航线,一路顺利前进。

  太阳快要下山了。

  太史慈看着夕阳的方向,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海岸线,眼睛突然一亮。

  “文远,前面就是胶县了!”

  他指向大陆方向,兴奋地大喊。

  “真的到啦?”

  张辽眼眶湿润,显得特别激动,仿佛是劫后余生。

  这个来自北方的男人,天生不适应水上的生活,这些天来海上航行的日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