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巨型墨鱼虫

处,默默的等待合适的时机。在恒星的另外一侧,小行星带上,一群墨鱼虫正在缓慢的移动小行星的轨道。

  它们先给小行星减速,然后脱离原本轨道进入单独轨道。之后更多的墨鱼虫开始进入小行星内部,把酸液注入其中。同时形成一层厚实角质层。

  这样的小行星数量越来越多,很快就准备出上百个。墨鱼虫把这些小行星继续推行移动。把物质喷干的墨鱼虫就干脆钻入小行星把酸液注入其中。

  在超巨智慧虫的计算下,小行星进入一个恒星椭圆轨道。紧跟着一只很特别的巨型墨鱼虫来到小行星背部。它的尾部出现高能物质,那是无数化学物质将要剧烈反应的现象。

  随着一个巨大的蓝色火光喷发,小行星猛然加速,在极短的时间就达到四分之一光速。巨型墨鱼虫也因此耗尽在高速移动中化作小行星的尾焰。

  小行星在恒星轨道上高速移动,在恒星引力下速度甚至逐渐增加。几个小时后,小行星群就出现在5号分舰队一层。此时的分舰队指挥官依然有条不紊的清理虫星。

  四分之一光束的小行星,速度极快,不过分舰队很快就发现这些自己停在小行星轨道的旁边。舰载智能系统根据逻辑判断,这是自然流星群不用理会。

  智能系统本身的计算模式就是根据数据库进行筛选,有数据才能进行引用,没有数据支持就无法产生相应判断。星巢数据库足够庞大,自然能分析出陨石飞船之类的袭击。

  分舰队的幻想级战列舰数据有限,并没想到是敌袭的可能。小行星并不是直接撞击舰队,准确的说舰队不在小行星的撞击轨道上。不过撞击误差只有一千公里。

  根据超巨智慧虫的计算,一千公里是分舰队的警戒极限,这是根据上次墨鱼虫攻击舰队防御反击时间计算出的极限。过于接近舰队就会直接报警规避。

  一千公里正好在这个报警边缘。超巨智慧虫就是卡在这个边界线位置。小行星在距离还有几分钟的时候,背部的物质裂开,一只巨型墨鱼虫再次探出尾部。

  巨大的爆闪直接形成,小行星速度瞬间加速到二分之一光速,同时轨道改变直接进入舰队撞击轨道。分舰队此时正在虫星的深空轨道上悬浮,定点清除地面目标。

  短短的几分钟缩短为2分钟,小行星就会发生撞击,分舰队警报全开,分舰队指挥官的脑子光速运转,转瞬就发现报警来源,同时瞬间下达规避指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