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海底城完工

接隔开。

  海底城的建立消耗1个月时间,这段时间1号星上的雷猿产生了更多的后代。2号星上又多开发十几座岛屿。岛屿上都有雷猿建造的木屋和一些生活设施。

  李月依然在海底城,海底城已经扩展到五层,海底城西南角的海底淤泥都被挖空。露出淤泥下面的金属原矿。有几百名穿着动力装甲的雷猿在这里拣取原矿回到海底城。

  有传送门的原因,海底城可以直接联通到岛屿上。原矿也可以直接运回1号星进行冶炼。2号星没有足够的燃料,发现的木材都留着建造木屋。

  海底城的入口位置修了一条通往矿区的路,雷猿们穿着动力装甲走一趟也就十几分钟。雷猿们来来回回的搬运到是入口位置,等到存储到一定数量后,在通过减压室运入海底城。

  减压室是电力维持,聚变发电机很少的燃料能用很久。水可以直接电解成氧。在能源无限的情况下,有水就有无限的氧气。减压室来回减压消耗的完全不用在意。

  海底城的建造不会停止,李月准备把海底城扩大到10公里的范围。想要完成这种规模的城市,几千雷猿也要挖很长一段时间。每天1千雷猿雷打不动的被送过来。

  海底城的设施比较单一,能生产的东西不多。毕竟是地下,还是海底的地下。雷猿们有固定的休息室,都是成双成对的居住在一起。雷猿的自然繁衍才是增加数量的正确方式。

  无土栽培这种技术被用在海底城,这种技术既简单又方便。只要有一个可以循环水的水箱,配比合适的化肥元素形成营养液,把种子泡在营养液中就行。

  有一部分雷猿专门用车床加工零件,他们加工的零件都是钉子、锤子、之类的东西。雷猿的力气不小,很多需要工具才能加工的零件,他们徒手就能制作。

  有高科技的支持,根本不用这么原始的方式,只不过1号星、2号星都需要钉子和锤子这种修建房子的普通工具。这种简单的工具浪费星巢基地的产能就显得有些多余。

  李月离开海底城的时候,海底城依然在缓慢的继续扩展。她离开海底城是因为1号星上发现一个巨大的露天矿藏。她通过几次传送门就到了1号星。

  1号星才过去几十天时间,雷猿的活动范围有些变化,整体上变化确不大。在西侧的主干道上,穿过西边群山的地方是一个天然的露天矿藏。

  这是一颗巨大的陨石,属于天然陨铁,直径100公里的天然陨铁。从测量的数据判断,这颗100公里的天然陨铁甚至改变过行星的公转轨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