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地下小村落
一段时间。雷猿们在地下不断的挖掘,扩大活动空间和能使用的空间。
李月体内有纳米机器人,几天几夜都不会劳累。这时候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的工作。转眼天色暗下来。忽然,天空开始凝聚乌云,然后稀稀拉拉的开始下雨。
李月正在指挥挖掘泥土扩大地下空间的时候,忽然头上有水滴滴落。她抬头,发现棚顶的金属板缝隙中开始渗水。她轻拍额头,“到是把防水忘了,好在雨水酸碱性正常。”
屋顶的防水处理是个关键环节。李月直接来到地面,仔细查看地面的情况,然后让几个雷猿来到地面,先是确认地下空间的中心位置,然后将泥土堆放在中间。
之后让泥土由高到低的均匀堆放。接下来用金属板搭建一个斜坡。在铁板铺好后,对金属板完成焊接。确认金属板没有缝隙后,上面在盖上一层厚实的泥土。
斜坡边缘有一个金属排水渠,最后所有的雨水都会进入排水渠然后被引入湖泊中。靠近湖的边缘位置,挖掘依然继续。只不过步骤是反向的。
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子在湖底被搭建起来,然后不断的将玻璃房子持续搭建的湖底边缘。之后在继续向岸边的地下挖掘。这样可以避免湖水倒灌入挖好的空间。
玻璃房子的建造材料全身现烧制的玻璃,烧制玻璃在技术落后的时候比较麻烦,对于星巢的科技来说无比轻松。那是一个正方形的箱子,箱子底下是一个1米宽2厘米厚的凹槽。
这是出料槽,上面是一个巨大的漏斗,两者之间是一个加热装置。筛过的泥沙被倒入料槽后,经过加热和底部的冷却,一个玻璃板从出料口被逐渐送出来。
有了现成的玻璃砖,在拼接起来后,加热玻璃边缘然后合并就能成为牢固的玻璃房子。目前使用的所有技术都是为了能最快的完成建造,李月的第一目的是用最快速度建造一个村落。
她有计划,却没有实际执行过。村落和基地不一样。村落的主要目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用。基地往往对应某种目的。李月不需要基地,而是如何更快的建造村落。
文明都是从聚落开始的,想要形成村落就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居住设施,而且需要有一定数量,居住设随就是相对集中且具备居住功能的建筑。
目前地下空间足够,可以居住的房间也在逐渐增加。接下来就是可以保障生活的资源,比如稳定的食物来源和充足的水源。水源好解决,旁边有湖。
从玻璃房子的玻璃墙上开孔,把湖水引过来就可以直接使用,只要安装一个过滤装置和管道就能形成稳定的供水水源。食物则相对复杂。李月的解决方式就是养殖。